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阿萨德家族
以色列-哈马斯战争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新闻自由
通常指政府通过宪法或相关法律条文保障本国公民言论、结社以及新闻出版界采访、报道、出版、发行等的自由权利。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Versprechen über freien Internetzugang nicht eingehalten
在王家卫的影像世界里,会过期的罐头影射了爱情的短命。在现实的中国,新闻自由通过一场没有爱情的逼婚被嫁接给北京奥运,并也像罐头那样,到2008年10月17日过期。中国政府似乎还没有打开潘多拉的盒子时就已经嗅到了灾难,却不知道盒子里面最后一件宝物是希望,只有打开后不再关闭才会带来好运。离奥运开幕还有十天,北京就因为封网政策已经丢了一回“国际面子”。德国之声记者潇阳评论如下:
北京奥运媒体中心不能自由冲浪,德国内政部长表示担忧
北京奥运售票现场发生混乱
距北京奥运开幕2周,第四阶段即最后一批门票周五起售,对象是个人,购者凭身份证,限购两张。数以万计的体育迷彻夜排队,守候通宵。因气候炎热,排队时间长,部分人情绪激动,发生不守秩序现象,致与警方发生冲突,多名香港记者亦亲身经历“不愉快”
人权观察组织发表记者指南
为了获得奥运会举办权,中国作出了改善人权,加强新闻自由的承诺。为此,中国出台了奥运会及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其中之一就是外国记者在华采访,只需征得被采访单位和个人同意的规定。但事实上,不仅外国记者在华采访依然受到种种限制,一旦涉及到敏感话题,被采访者也可能会遇到麻烦。最近,人权观察组织发表了与保护记者委员会共同编写的记者指南。
"记者无疆界"呼吁中国兑现新闻自由
7月初,德国电视二台知名女主播斯洛姆卡在北京采访报道受阻事件受到了德国媒体的关注。最近数周以来,类似的事件不断传出。德国记者协会因此呼吁,奥运会期间3万名在中国采访报道的外国记者必须享有充分的新闻自由。否则也违反了中国总理温家宝2006年底颁布的相关指令,即保障外国记者采访中国公民和团体的自由。"记者无疆界"组织也发出了同样的呼吁。
Chinas Medienzensur
“执行限制和压制媒体的政策、受到全世界抨击的中国在首都为奥运建成了史无前例的最大媒体中心。奥运开始前一个月,这两座媒体大楼揭幕,中国的奥运组织者陶醉在夸张的言辞之中。”世界报以这段话为开场白,介绍了北京新落成的奥运媒体中心。该报接着写道:
chi0306 GMF
经济增长需要政治稳定,但怎样的媒体才能促进政治稳定?在这一点上,西方社会与中国政府的观点截然不同。西方国家普遍认为,社会的发展与和平需要自由的媒体,保证媒体自由是民主的基本内容之一。而中国政府则认为,媒体需要担当"喉舌"的责任。这两种不同观点在本周举行的"全球媒体论坛"上也可以感受得到。
展江谈中国新闻自由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主任展江教授近日赴德国参加有关08奥运年中中国新闻状况的研讨会。展江教授多年来从事新闻教学工作,在传媒领域经验丰富。07年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时,展江作为中国新闻界代表受到了默克尔接见。德国之声记者就中国的新闻自由状况以及中西方新闻行业的差异采访了展江教授。
欧洲也有新闻自由问题?
提起没有新闻自由的问题,大多数人就会想到中国、阿拉伯和非洲等独裁国家。但现在欧洲记者们也敲响了警钟,他们发表了有关欧洲新闻自由的报道,名为“再见,媒体自由!”
保护记者委员会主席谈奥运会与新闻自由
在中国媒体突出奥运软硬件设施日臻完善的同时,国际社会却更加关注中国的人权和新闻自由等问题。不久前,中国人权、记者无疆界等非政府组织在巴黎联合举办了名为"赢得新闻自由"的研讨会。原华尔街日报编辑、保护记者委员会主席斯泰格尔在会上作了有关中国新闻自由状况的报告。德国之声中文广播部主任冯海因就中国对奥运采访的政策,采访了斯泰格尔。
李大同:至多20年,言论自由的支票必须兑现
5月3日是世界新闻自由日。德国之声记者连线中国著名新闻人李大同先生,请他谈谈对于中国新闻现状的看法。李大同创办的《冰点》周刊曾因碰触敏感话题而遭中宣部勒令停刊,李大同本人也被免去主编职务,并禁止从事编辑工作。但他此后一直没有停止过争取更大言论自由空间的努力。去年8月,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期间曾点名会见李大同等四名中国媒体人士代表。
KORR:Pressefreiheit
5月3日是国际新闻自由日。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新闻自由不受威胁。在俄罗斯,人们正在等待新的媒体规定;在中国,党的影子随处可见;而德国则刚刚爆出了联邦情报局秘密监视记者电子邮件的丑闻。新闻自由却是自由社会的基本前提。
独立中文笔会主席张裕谈中国新闻自由
上周世界报业联合大会在巴黎召开。德国之声中文部主任冯海因就奥运会能否改善中国新闻自由等问题采访了独立中文笔会的主席张裕先生。
阿拉伯国家“清理”卫星电视节目
阿拉伯国家联盟信息部长联合制定出一项针对卫星电视节目的新规定,目的是" 保护阿拉伯国家免受全球化带来的危害性影响"。这一举动是对新闻自由的侵犯。
“记者无疆界”在卡塔尔建立新闻自由援助中心
人权组织“记者无疆界”坚持不懈地致力于实现全球的新闻自由。每年,该组织都要提供一份各国新闻自由的现状报告。该报告基于该组织在世界各地100多名记者的调查。除了写报告以外,记者无疆界还进行其它促进新闻自由的活动。
朱文娜事件显示公众巨大力量
最近,辽宁西丰县两名领导干部带领三名公安干警不远千里到首都北京捉拿“法人”月刊女编辑朱文娜,只因为她发表了一篇有关当地拆迁补偿不公问题的文章,据说文章给西丰县委书记张志国造成了负面印象。法兰克福汇报报道了“这起在中国并非非同一般的事件”,但更注意到“官方对此做出了非同一般的反应”:
印尼新闻自由之路难
自印尼苏哈托独裁统治政权于1998年被推翻以来,该国媒体界得以快速发展,印尼的新闻媒体是亚洲国家中最为自由的一个。1999年,印尼引入了新闻权利法,将新闻自由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此举对这个岛国年轻的民主机制来说无疑是一个里程碑。然而如今,媒体愈发集中的发展态势、私人企业家对媒体的影响力、敢于披露事实真相的记者越来越经常地受到起诉等都对印尼的新闻自由提出了新的挑战。
“记者无疆界”媒体发言人谈中国新闻自由状况
新闻自由组织“记者无疆界”近日公布了2007年世界新闻自由状况总结报告。结果不容乐观。世界上仍有许多国家实行严格的新闻管制。中国是其中之一。德国之声记者谢菲就此采访了“记者无疆界”的媒体发言人卡特琳-埃维斯女士
“带着镣铐跳舞”
面对“2008奥运年”,中国政府力争在世人面前树立一个开放、自信、自由的大国形象。从去年1月1日起到今年10月17日,中国政府承诺向外国驻华记者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采访环境。从中国政府做出承诺到现在整整一年过去了,“人权观察”以及“记者无疆界”等组织指责中国并没有完全兑现诺言。就中国新闻状况以及未来前景,德国之声记者采访了原“冰点周刊”主编,传媒界资深人士李大同。
原冰点杂志主编李大同谈中国新闻自由
原冰点杂志主编李大同谈中国新闻自由
Reporter ohne Grenzen kritisiert Rogge
Reporter ohne Grenzen kritisiert Rogge
有期限的新闻自由与无期限的新闻不自由
就中国的新闻自由问题,新苏黎世报记者日前在柏林采访了目前短期居住在德国并进行写作的前北大教授焦国标。
默克尔访华赢得德国满堂彩
德国总理默克尔结束了对中国的三天访问。她在人权、新闻自由以及环境和气候保护等方面的坦率言论赢得了德语媒体的广泛赞扬。图林根汇报写道:
德国自民党主席认为中国在走向新闻自由
默克尔中国第二天是新闻自由日
今天(8月28日),德国总理默克尔访问中国的行程进入第二天,而这一天行程的关键词就是“新闻自由”。默克尔上午首先与中国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会面,并在中国社科院发表演讲。在演讲中,默克尔特别指出08奥运会将是中国向国际社会展示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的良好机会。随后,默克尔会见了中国新闻从业人员的代表,其中包括前“冰点周刊”主编李大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展江,以及著名网络博客赵牧。德国之声记者采访报导如下。
默克尔访华在即,在德华人有何期待?
默克尔去年访华时,一改施罗德时期的热情,毫不避讳两国之间的分歧和中国存在的问题,如人权、新闻自由和知识产权等。下周一,这位女总理又要做客中南海了,公众怎样评价她上任以来的对华政策,对她此行有什么期待?德国之声记者采访了在德华人在经济、学术、社会团体和民主运动领域的代表,综合报道如下:
默克尔访华将谈及人权和新闻自由
默克尔访华将谈及人权和新闻自由
奥运与民主,二者应该兼得
最近几天,德国从全国发行的大报到地区小报都对北京奥运开始倒计时广泛发表了评论。多数评论抨击了中国政府控制言论和新闻自由的做法。奥尔登堡的西北日报写道:
奥运-中国民主化的催化剂?
北京奥运一年倒计时开始前一天,中国四十名知识分子致胡锦涛、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和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公开信再次引起了国际社会对中国人权状况的重视。柏林日报写道:
奥运不能只带来钱
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时,与之相联的条件之一是,到奥运会举办之前,中国的人权和新闻自由状况应得到相应的改善。现在离奥运开幕还有整整一年,中国是否履行了上述承诺?
谁违法,记者还是议院?
根据德国联邦议院联邦情报局调查委员会的要求,多家德国检察院开始对记者涉嫌泄漏国家机密的17个案例展开调查。据称,涉案记者在报道中引用了有关联邦情报局秘密行动的文件。据估计,德国联邦情报局和其它一些安全机构有可能在反恐斗争中有违反人权的行为。德国反对党政治家以及受牵连的德国报社和杂志社对检察院的调查提出强烈抗议。
离北京奥运整一年,外国记者盼更多自由
距离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整整一年之际,驻华外国记者俱乐部(FCCC)发表意见调查报告,抱怨他们的新闻采访工作在中国仍然受到种种限制和刁难,中国离北京承诺的奥运期间新闻完全自由仍有很大差距。
中国仍无新闻自由
奥运之前,中国记者的写作空间有所扩大,但媒体一如既往受到党的控制,中国仍然是没有新闻自由的国家。这是“时代周报”记者分别采访了中国官方大报负责人和民间小报编辑后得出的结论:
香港也有忧:新闻自由和民主
10年前英国交还香港主权时,对香港的前途不乏悲观的预言。但这些预言大多并没有变成现实:香港并没有变成共产党统治下的一个省,在与上海的竞争中也没有丧失其金融中心的地位,香港人仍享有言论自由。北京做出的维持香港社会制度50年不变的承诺大体上得到了遵守。尽管如此,回顾过去10年的香港,并不都是令人欣喜的变化。下面是德国之声中文广播记者撰写的背景报道。
香港好比大陆的情人
时光如白驹过隙,香港回归一瞬间已经整整十年。香港十年的变化是德语媒体关注的话题。新苏黎世报认为,“在经济战线上,这个前英国殖民地的光辉尤在,但在发展全面民主方面看起来却不那么令人高兴”:
李大同谈中国新闻自由
中国人大在审议新闻法时,取消了前不久才出台的限制地方媒体报道所谓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条文。这一举措是中国在新闻自由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一步,还是为了给17大营造良好气氛?本台中文部记者一通就此采访了中国资深媒体人李大同
德国言论自由受限制?
梅克伦堡-前波莫瑞高级行政法院裁定同意警方观点,禁止在海利根达姆峰会地点示威
俄罗斯的新闻自由让人忧虑
5月28日至6月3日,国际记者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大会。据一项有关全球各国新闻自由度的排名,俄罗斯在168个国家中排名第147位。记者无疆界组织甚至称俄罗斯总统普京是新闻自由的敌人。全球各地记者选择莫斯科举行大会,当然并非偶然。
香港记协主席张炳玲谈香港和大陆新闻自由
作为香港记者协会关注中国问题小组召集人,张炳玲在不久前全球支持中国与亚洲民主化大会上就中国大陆新闻自由作了发言。请听采访录音。
发出不能实现的号召没有意义
周三,德国总统克勒开始访问中国。此前,他访问了越南。德国人权组织期望克勒在越南和中国公开谈及这两个共产党国家的人权、新闻和言论自由问题。每日镜报就此写道:
回归十年 新闻自由在香港如“温水煮蛙”
5月14日-16日,全球支持中国和亚洲民主化大会在布鲁塞尔举行。在自由提问中,香港记者协会执行委员张炳玲女士询问包括欧盟议员巴顿(Batten)等在内的众多亚洲问题专家:“香港回归10周年了,你们是否关注过香港的选举,香港的新闻自由问题?”在座的专家竟然鸦雀无声……德国之声中文网报道如下。
出口强项-新闻业
在周四国际新闻自由日,诸多记者和不同组织的代表们在“波恩国际合作平台”的框架内聚会德国之声电台大楼,就新闻自由的问题展开积极的讨论。此次活动的主题是“出口强项-新闻业”。
俄罗斯根本没有新闻自由
今天(本周四)是国际新闻自由日。很多国际新闻自由组织对全球新闻自由情况作了批评性的总结。除了一些新闻自由历来很糟糕的国家如伊拉克、菲律宾、缅甸等国之外,俄罗斯国内的新闻自由也每况愈下。国际新闻自由组织记者无疆界将俄罗斯总统普京列入世界上34位危害新闻自由的黑名单。专家并不认为,俄罗斯的新闻自由状况在明年3月总统选举后会有所改善。
评论:西塞罗案件—新闻自由与公民社会的胜利
德国月刊“西塞罗”在2005年4月刊登了一篇有关伊斯兰恐怖分子萨卡维的文章。其中非常详细的引用了德国联邦刑侦局一份内部报告的内容。西塞罗编辑部和这篇文章作者布鲁诺•施伊拉的住所因此而遭到搜查。签发搜查令的理由是,记者公开发表秘密文件,从而对情报工作造成损害。设在卡尔斯鲁厄的德国联邦宪法法院本周二(2月27日)判定,搜查工作违反宪法。德国之声评论员Mast Kirschning认为,这一判决所代表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维护媒体自由。
德国新闻女主播想学做中国菜
德国电视一台晚间新闻节目著名女主播安雅.布罗克将要告别她心爱的播音室,但是这并不会让她感到伤心不已,因为布罗克工作的下一站是德国电视一台驻北京记者站。一个全新的陌生环境在等待她,对于未来将迎接的挑战布罗克充满信心。
香港媒体与新闻自由
香港一向被认为是亚洲地区新闻自由度较高的地区。在记者无疆界组织2006年的全球新闻自由排行榜中,香港在亚洲位居第四,仅次于韩国、台湾和日本。而香港电台在维护本地新闻自由方面一直走在前列,该电台一向被视为是港岛地区最具批判性、最为中立的媒体之一。去年,香港政府开始审议一项关于公共传播领域的评审法规,这一举动是否会影响香港电台等媒体的报道空间和独立性。
是新闻自由,还是化妆式的修正?
从今年元旦至2008年10月17日北京夏季奥运会和残疾人奥运会结束,中国放宽了对外国记者的旅行和采访限制。那么,奥运将给中国带来新闻自由吗?每日镜报用采访了几位驻北京的外国记者后写道:化妆式式
北京奥组为执行副主席刘敬民谈残奥会,绿色奥运和新闻自由
现在距离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500多天,各项准备工作已经进入了最为忙碌的阶段。而与此同时,北京奥运会之后立即开始的残障人奥运会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筹备工作。为了更好的对这一赛事进行准备,并加强沟通,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刘敬民特意拜访了总部设在德国波恩的国际残奥委。本台记者石涛针对大家关心的有关北京奥运的话题,采访了刘敬民副市长。
新闻自由不应只限于体育
法兰克福汇报发表评论指出,虽然中国宣布2008年北京奥运期间外国记者可以自由采访,但新闻自由不应只限于体育盛会:
新闻自由排名 中国倒数第六
总部设在巴黎的国际记者无疆界组织租金公布了2005到2006年度世界各国新闻自由排名榜。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和法国,因为各种原因再次在排名次序上后退,而非洲和一些拉美发展中国家则有所进步。中国排名第六,德国由于爆出情报部门监视记者的丑闻,排名从18跌落到23。
前一页面
第12 页,共13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