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前总理呼吁不要对抗中国
2008年7月19日"中国人对我们德国人十分真诚,怀有好感。我们不应拒绝这种合作的愿望,因为中国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很重要。冷战和双极政治结束后,我们经历了一个美国主宰世界政治的过渡时期。现在世界在寻找新的秩序,所有迹象表明,世界 今后将出现多极政治。除美国外,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在全球的作用正在增长。
我们在解决重大国际挑战时,需要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移民失控、反恐和不扩散大规模杀人武器等挑战时,我们只能与中国一起、不能与中国对着干。没有一个欧洲国家像德国这样交织在国际网络中,所以德国必须争取中国紧密融入国际秩序。了解中国的人都知道,我们要达到这一目标,不能公开责备中国,只能通过互信合作。我的印象是,我们德国还没有充分利用自己的可能性,参与中国的开放和现代化。"
施罗德回顾了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的成就,认为"中国迈出现代化步伐、同时又保持了多民族国家的稳定是上世纪最大的文明成就之一。"在外交上,"中国领导人寄希望于和平解决冲突和谈判,对邻国执行缓和政策"。最后,施罗德谈到了德中关系的两大支柱:
"经济交流是德中关系的一大支柱。它不仅给德国经济和就业、也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好处,因为经济现代化毫无疑问与社会开放同步而行。尽管我们还不能对所有领域都表示满意,例如保护知识产权问题,但'以商促变'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方向,这既符合我们的利益,也符合中国的利益。
第二个支柱是在民权社会领域、特别在自由和法制国家方面进行政治合作。我们的外交和外贸政策必须面向我们的价值观:自由、法制和民主。但有一点我们要考虑,我们不应把自己拔高成为其它国家的教师爷。德国经过长期艰难的道路才找到民主,其间曾遭受严重挫折并走过血迹斑斑的歧途。
如此看来,我们应该像伙伴一样帮助每个走向法制和民主的国家,但同时也要考虑这个国家的历史、地缘政治和文化特点。我们不应忘记,中国没有民主传统,从外部移植的民主在中国无法生效。我们应该帮助他们贯彻法制标准,因为稳定和法制是民主成长壮大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