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瘦身”
2014年5月6日(德国之声中文网)北京要"瘦身",部分在京政府机构将被迁出,这是北京全城数周以来的热门话题。据中国《财经》杂志近日报道称,这些机构将迁往邻近城市保定和廊坊。消息一出,两市的房价迅速暴涨。中国政府立即出来辟谣。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如此之快?因为如果首都不再拥挤不堪,那北京人应该喜闻乐见才对。汽车在马路上经常以步速前进。空气质量一年不如一年,水资源也日益紧张。在已拥有2100万人口的北京,每年还会增加43万来北京碰运气的外地人。甚至于官方任命的专家委员会不久前也将北京称为"不宜居城市"。为采取补救措施,至少5百万人必须要搬离北京。若能减负的话对北京来说应该是件好事。
借讨论"试水"?
许多人指出,辟谣并不是北京的最终表态。老百姓则继续讨论:哪些部门将被迁出;多少人不久将要搬离。引人注意的是部分官方报纸也积极参与讨论。毕竟政府真正无意提起的题目是不会反复更新地出现在官媒的显著位置的。这场讨论到头来也许甚至是政府的"试水"行为?因为3月初,人民代表大会决定要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在未来7年内使1亿人进城落户。该计划的一部分就包括北方京津冀一体化。保定和廊坊也被涵盖其中。
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希望对北方进行彻底改造,实现协同合作的经济圈。保定将为企业、研究和教育机构提供11.5万公顷的用地。据保定市长马誉峰称,全市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园区将达到34个。那里肯定有部分政府部门的一席之地。
出于生态原因而迁都
有关中国首都的讨论已非新鲜事。近年来,中国科学家多次建议迁都、甚至重建新都,主要出于生态原因。说起迁都,中国人可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仅德国,尼日利亚、巴西和老挝均有迁都的经历。中国历史上也曾多次迁都,但只是在朝代更迭的时候。因此现在向老百姓传达整个政府迁址的消息颇有难度。
由此看来,将保定和廊坊并入的环北京都会圈确实是更好的方案。如果能通过就业和相应的文化休闲服务吸引民众,那么百姓就会自愿搬去那里。因为特别是年轻人想去大城市,就是因为那里有较高的生活品质。
政府在保定具体有何计划,目前无人知晓。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庞大政府机构中的部分得以迁出,那至少这是一个开始。北京不能再这样发展下去,这一点毫无疑问。迄今为止,城市规划者一直设法通过新建环行路来缓解人满为患的问题。北京七环路目前正在建设中。建成后,该环行路将长达900公里,也就是汉堡到慕尼黑的距离。它的名字是:大外环。
弗朗克·泽林(Frank Sieren)是德国之声的中国特约记者,已经在北京生活了20年。
编译:安静
责编: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