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习近平谈历史 泽霍费尔被抢戏

石涛2014年11月24日

德语媒体认为,习近平引经据典,大力营造中国的“和平形象”,但综观历史,这一说法却令人质疑。而正在北京访问的巴伐利亚州长泽霍费尔被同行的绿党议员“抢了戏”,也是德媒关注的话题。

https://p.dw.com/p/1DsOu
Barack Obama und Xi Jinping Pressekonferenz in Peking 12.11.2014
图像来源: Reuters

(德国之声中文网)据中国官方媒体《人民日报》报道称,在刚刚结束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南海对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如果不了解中国历史,便不能了解中国。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就此发表文章,题为"习近平的中国历史"(Xis chinesische Geschichte)。

Horst Seehofer & Li Keqiang in Peking 24.11.2014
为了与李克强会面,泽霍费尔在中国多待了两天图像来源: Reuters/Barry Huang

"《人民日报》揭秘了在北京政府驻地中南海进行的这段聊天内容,对于习近平的自豪之情难以掩饰。这场相遇本就应该证明,北京和华盛顿之间的实力对比已然出现变化。权力中心转向东方,评论者们为此欢呼雀跃。"
文章作者继续写道,自从习近平掌权以来,中国外交政策日益告别韬光养晦的路线。习近平的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位党国领袖大张旗鼓地推动中华民族的复兴。而这意味着中国确立在东亚地区的霸权,甚至希望进一步扩张。而这样,无疑是对美国构成挑战。
"北京政府非常明白,要把美国赶出这个地区,中国还差得远。尤其是在军事方面,该国还与美国差距甚大。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更新装备和组织调整因此成为优先事项。显然是因为意识到邻国对于中国加强军备忧心忡忡,中国领导人现在无论出访远近,都会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展现本国作为和平大国的形象。"

习近平在澳大利亚曾表示,两千年前中国的思想家们就反对战争。但文章作者认为,这种说法很有问题。因为帝国时代的中国并不比其他国家更加爱好和平。

"中国共产党人喜欢选择性地利用历史为自己服务,但他们必须明白,古老的中华帝国之所以强大的原因之一是,它也是文明和文化的载体。而人民共和国并没有类似的贡献。东方的新中心缺少'软实力',而美国却有,即便习近平给奥巴马上了几课。

China Soldaten der Volksbefreiungsarmee Archiv 2012
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更新装备和组织调整成为优先事项图像来源: AFP/GettyImages/Dale de la Rey

绿党议员对艾未未的"突然访问"

巴伐利亚州长、基社盟主席泽霍费尔今天(11月24日)结束访华行程。在离开北京之前,他与中国总理李克强进行了简短会晤。但是就在此前一天,他的一名代表团成员的行动却引起了德国媒体的更大关注。德国"明镜在线"打出了这样的标题:"会晤艾未未:绿党在中国抢了泽霍费尔的戏"(Treffen mit Ai Weiwei: Grüne stiehlt Seehofer in China die Show)。

"当泽霍费尔出访的时候,一般而言所有焦点都会聚集在一个人的身上:他自己。……人们只有翻看行程里的小字,才会知道还有其他巴伐利亚的政治人物也随同泽霍费尔的中国访问团出访。

周日晚间,情况出现变化。在参观长城的官方行程结束之后,巴伐利亚州议会绿党党团主席鲍瑟(Margarete Bause)秘密出行。两辆汽车将她从位于北京东北部的凯宾斯基宾馆接走,然后鲍瑟来到了京郊艺术区的一家小型画廊。稍后又从那里前往会见艾未未,这位最为知名的中国政府批评者以及最为重要的当代艺术家之一。"

"明镜在线"报道称,一名熟悉北京艺术圈的友人帮助鲍瑟联络了这次访问行程。鲍瑟前往艾未未工作室既是出于好奇和对其工作的兴趣,也是为了向泽霍费尔显示,在中国访问数天,却对人权问题略略带过是根本行不通的。

"艾未未呼吁这位德国访客,为人权作出努力。并给出了被关押者的具体名字,以及他们所涉案件的详情。他在历时一个小时左右的对话中表示,只有这样才能对共产党人施压。"

Ai Weiwei und Margarete Bause (Selfie)
艾未未与鲍瑟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P. Kneffel

泽霍费尔对于鲍瑟的这次出行颇为反感。在与李克强会晤之后,泽霍费尔对媒体表示,按照规矩,应该在事先通知他这位代表团负责人。

"为了对紫禁城边上的政府驻地中南海进行半小时的访问,泽霍费尔比原定计划在中国多待了两天。而鲍瑟作为官方代表团成员之一,在这一重大日程之前一天看望了中国当权者最为知名的批评人士,基社盟主席应该会把这看作是迎面一击。"

[本文内容摘编自其他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