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的试验”

2013年11月25日

中国问题专家海尔曼在德语媒体撰文指出,西方国家没有对中共改革方案予以足够重视。而政治上集权、经济上改革的体制由于其“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验和修正能力,将继续推动中国经济发展。

https://p.dw.com/p/1AOOP
The Great Hall of the People, where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plenum is being held, is seen behinds red flags in Tiananmen square in Beijing November 12, 2013. China's leaders will unveil a reform agenda for the next decade on Tuesday, seeking to balance the need to overhaul the world's second-largest economy as it loses steam with preserving stability and to reinforce the Communist Party's power. REUTERS/Kim Kyung-Hoon (CHINA - Tags: POLITICS)
图像来源: Reuters

(德国之声中文网)德国墨卡托基金会(Mercator)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海尔曼(Sebastian Heilmann,中文名韩博天)在11月24日出版的《法兰克福汇报周日版》(Frankfurter Allgemeine Sonntagszeitung)上发表文章《中国的试验》(Das Experiment China),对中共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公布的改革计划进行了分析评论。文章的导语指出,西方世界始终没有读懂中国。

在回顾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从安徽农民有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尝试开始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之后,作者写道:"邓小平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从那之后,中国经历着极具活力的发展,而西方始终不能正确地解释这一过程。在任何一份西方世界有关中国政治状况的分析文章中,都充斥着对一党专制政府是否能够应对其面临的巨大挑战的怀疑。这样的一个体制怎么会有能力进行改革呢?"

西方"误读"中国?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共中央公布了这十年来涉及最为广泛、最具有雄心的改革计划。然而,大部分西方舆论似乎对此反应冷淡,只将其当作一份空洞的意向声明,而并未以严肃的态度去审视它。海尔曼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判断。他指出,西方忽略了中国所独有的一种政治决策制定体系,因为这粗看之下似乎和僵化的中央集权体制并不相符,那就是"试验"机制。他在文章中接着写道:

BEIJING, CHINA - JULY 18: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walks out of a meeting room to shake hands with Swiss Federal President Ueli Maurer before their meeting at the Great Hall of the People on July 18, 2013 in Beijing, China. (Photo by Alexander F. Yuan - Pool/Getty Images)
从邓小平到习近平,中国具有试验和自我修正的能力?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Alexander F. Yuan

"中国共产党认为,将一些成功的地方试验性项目进行'从点到面'的推广,以及将地方一些创新性的做法融入全国政策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发展模式。如今,中国正在上海进行有关金融市场和资本流通自由化的新试验。

中国正在进行的政治构建方法,非常适合处理充满不确定性的发展过程。中国的体制之所以具备自学的能力,不是出于其威权统治性质和党中央的巨大权力,而是因为它具有一种置身于试验之中的特殊修正机制。通过这种方式,党中央的一些错误决策总是可以得到修改。"

海尔曼也承认,中国的政治体制的确在权力制约和法治国家原则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新的北京领导层也仍然继续致力于压制政治反对派的声音,并控制网络言论。但他认为,这种政治上的压制在经济和科技政策领域却通过一种有的放矢的灵活性得到了弥补:

"中国的体制不仅允许试验,而且还在全国范围内促进了各地吸引外国和私人投资、税收收入、就业人口以及科研机构的竞争。而随着中国向世界市场的开放而来的全球竞争机制,也不断地催生着更高的经济效率和创新。激烈残酷的全球竞争使得包括许多国有企业在内的中国企业都学会了自我约束。"

经济改革阻力重重

周一出版的《经济周刊》(Wirtschaftswoche)也对中共的改革方案予以解读。文章指出,为了维持经济的飞速发展,创造足够的就业岗位,中国需要越来越多的钱:

HUAIBEI, CHINA - JULY 26: (CHINA OUT) An employee counts money at a branch of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ICBC) on July 26, 2011 in Huaibei, Anhui Province of China. According to the China Foreign Exchange Trading System, The Chinese currency, Renminbi (RMB), Tuesday rose 33 basis points from previous trading day to a record high of 6.4470 against the U.S. dollar. (Photo by ChinaFotoPress/Getty Images)
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充满风险图像来源: ChinaFotoPress/Getty Images

"目前中国的国家债务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已经从2008年的130%上升到目前的200%。然而,却有大笔的资金浪费在常常是毫无意义的基础设施上。"

作者也提到了上海自由贸易区有关金融市场改革和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的试验。人民币的升值虽然可能会帮助修正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严重失衡,然而这一步却带有极高的风险--出口工业将面临严重震荡,甚至可能会出现大量的企业破产和失业。文章接着写道:

"总体上讲,改革的实施情况可能远远要比一些中国自由派所期望的要困难得多。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往往和中共高层紧密相联。对国企的改革,对其权力的削弱,很可能会遇到很大的阻力。到目前为止,有权有势的国有企业仍然占据着国家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如果要提高它们的盈利,恐怕至少还需要六年的时间。"

摘编:雨涵

责编:苗子

摘自其他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