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股市过热是明智之举
2015年5月8日德国之声中文网:在经历了几个月的"疯狂牛市"之后,中国的主要股指近日开始持续下跌。业界分析认为中国政府为股市"踩了刹车"。您认为现在冷却过热的股市是一个明智决策吗?
海因茨·吕提曼:一谈到中国股市,问题就复杂了。我们必须要区分外国投资者可以投资和无法涉足的领域,此外还有不同种类的股票(比如A股,H股,红筹股,P股等)。从这个角度看,中国股市是以两种不同的速度在发展。一方面是所谓的沪深300指数,在过去的12个月里该指数上涨了130%左右,这个指数所覆盖的股票是面对中国国内股民的。外国人对这些股票仅仅享有非常有限的投资权。另一个重要指数就是MSCI中国指数,它在过去12个月里也涨了至少60%。外国主要关注的是后者,因为这些都是在香港证交所上市的股票,外国人可以直接投资交易。
因此要回答您的问题,也必须根据这两个领域来区别分析:
第一,沪深300指数所覆盖的股票价格已经告别低价时代,个别股票上涨的速度和幅度都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这主要是一些中小型企业和工业股。作为监管部门,中国证监会已经两次对市场进行干预,并进行了一次修正。在股市过热的时候,这样的干预行为是有意义的,尤其在投资者通过杠杆操作额外炒热股市的情况下。股市过热发展到最后往往是以很多人损失惨重而告终。股票市场不应该受到这种暴涨和暴跌的循环效应左右,而是应该通过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来带动。如果监管机构能够控制住股市发展的过热,那么这是符合绝大多数投资者的利益的。
第二,MSCI中国指数的牛市还相对年轻,它其实是2015年3月份才开始的。外国投资者的投资规模要远远低于中国境内投资者。在MSCI中国指数中所覆盖的股票对于投资者来说仍然还是充满吸引力的。该指数也仍然有继续看涨的潜力。
从最近几年中国股市的发展来看,似乎"经济下行、股市上行"成为了一个规律。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不会把它称作是一个规律。不同国家经济和股票市场的状况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特征也是不一样的。"经济下行、股市上行"的说法可能更适用于增长放慢的经济体,而且它的股票市场也应该是价格明显被低估的。直到不久之前,这个说法还符合中国的情况。而两个反例则是:俄罗斯或者巴西的情况就不适用这个规则。这两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股票市场发展在同步减慢。不同的研究也显示,经济增长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可能是五花八门的,很难总结出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律。
鉴于最近一段时间公布的中国经济增长和贸易增长数据都明显低于预期,您认为北京会不会采取新的措施来刺激拉动经济增长呢?
2013年11月,中国政府推出了一部规模惊人的经济改革方案。已经决议通过的改革措施目前都在顺利推行。在这一点上,必须要对中国政府给予肯定:可以想象在这样一个巨型国民经济体中,实施改革是多么的困难。经济改革总是有其两面性:一方面从短期来看,它会给总体经济增长和企业的利润增长带来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从中长期来看,改革却是对经济增长有益的。它可以提高经济效率,更经济有效地利用资源,并且可以催生新的产业。中国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且正在正确的道路上行进。
关于中国是否会继续刺激增长:自从2013年改革方案通过之后,中国政府一直试图在维持经济增长和推进改革两点之间找平衡。事实上,一旦经济增长情况不尽如人意,中国政府会立即出台新的经济促进措施。是的,北京会继续这一政策路线。
近来一些德语媒体在讨论一个所谓的"股市社会主义"概念,即让投资者积累财富,将利益向下分配,认为这是中国股市发展的模式。您对此怎么看?
我没听说过这个说法,因此不能就此发表看法。
根据调查,中国的股票投资者以散户居多,其中有很大一部份或者非常年轻,或者受教育程度较低,并没有多少投资经验。如今面临牛市的终结,股票大面积下跌,您能不能给这些处在迷茫之中的新手股民提一些建议呢?
首先我要告诉这些年轻且缺乏经验的小股民一个坏消息:每个年轻的投资者都必须要经过一段个人的艰苦学习历程。也就是说,你必须要犯了错,才能从中吸取教训,防止重蹈覆辙。还有,你必须对自己所投资股票的领域有所了解--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我的个人建议是:
-不要贪多,别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忘掉杠杆操作。
-为你的股票交易预设一个损失额度,只要某支股票跌到某一个数值以下,让系统自动为你抛售。为什么呢?因为如果让你自己手动操作,你肯定会找各种理由不去"割肉"。接受现实,接受亏损,这需要一定的自制力。
-年轻的股民有大把的时间,你后面的人生中至少还有40年以上可以炒股!也就是说,股市涨跌轮回,你总能等到咸鱼翻身的那一天,而投资的机会也总会有的。
-你不一定总得投资点什么,按兵不动也是好的。
采访对象简介:海因茨·吕提曼(Heinz Rüttimann),金融专家,瑞士宝盛银行(Julius Bär)新兴市场战略研究部的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