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紫阳逝世八周年祭:自由还在路上
2013年1月17日(德国之声中文网)在1月17日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逝世8周年祭日之际,先后有数百人到赵紫阳生前位于北京富强胡同的住所拜祭,赵紫阳前秘书李树桥、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前研究员姚监复、《炎黄春秋》社长杜导正及维权人士胡佳、"天安门母亲"丁子霖等人参加了纪念活动。赵紫阳前政治秘书鲍彤未能到场,委托他人代为留言。赵紫阳旧居外有警车停泊和戴红袖章人士值守,对来访人员未予拦截。
官方一如既往对赵紫阳祭日与生前事迹消音,曾在百度网等短暂解禁的"赵紫阳"依然是"敏感词",网友以"赵公"来代替"赵紫阳",近几日,在中国国内网站的各大微博上相继出现"赵公逝世八周年"纪念信息。
赵紫阳从1987年起担任中共总书记,为中共党内改革派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主张发展市场经济并进行政治改革。后在1989年民主运动期间,因为同情学生和反对武力镇压,招致邓小平及其他中共元老的不满,被免去党内外一切职务,并一直被中共当局软禁。2005年1月17日,赵紫阳病逝,到当时他已经被软禁十五年。
"八年过去,现实中的自由远未实现"
胡佳向德国之声介绍,参加赵紫阳逝世八周年祭的人有来自赵紫阳在河南安阳家乡的民众、北京艺术家、赵紫阳生前故交、外媒记者等。很多人还带了横幅前来,胡佳认为民众缅怀深层意义不仅是对赵紫阳人格的嘉许、纪念,也是对赵紫阳所主张的政治理念的期盼:"横幅上面是对紫阳先生在多年前解决老百姓温饱问题、以及坚持民主、自由的感怀。赵公过世八年了,现实中的自由还没有实现。我不明白对一个过世的人的缅怀为何让当局如此惊恐。很多人为什么要到这里来,不仅是缅怀赵公,还是对现今现状的不满,以及对宪政的迫切需求"
赵紫阳女婿王志华也向德国之声透露,今年官方管制表面上似有松动,从早上开始至他家中悼念的人络绎不绝,一度在院中挤满悼念公众。但是与此同时 "八九人士"齐志勇和其他一些"敏感人物"疑被当局控制未能前来,包括胡佳本人也在纪念过程中接到国保的威胁电话,种种迹象又表明"赵紫阳连同那段包括'六四事件'在内的历史"远未解冻。
"平反是执政党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认识问题"
王志华也向德国之声介绍,在所有的留言中,有一位未到场的西部大学的教授托人带来附着两首诗的信,这封信谙合了他的感受:"他说当时发生'六四事件'后,一度很天真的认为,中央是不是一时的误会?中央会不会很快做出纠正?但是年复一年,经历了3个抗战的时间,高层也经历三代主政人,他从当年血气方刚的中年人已经年逾古稀,但是看不到变化的可能。他还说平反与否其实本无所谓,在有良知的国人心中,赵公从来未曾倒下,历史必然会以自己的公正和无私为他写下一笔。"
王志华也坦言,迄今为止,中国官方从未就平反问题与他和家人沟通过,平反依然无期。但他认为赵紫阳的个人命运已经与中国的关键性政治改革、"八九民运"等紧密联结:"我不觉得'六四'是对个人会怎样,实际上是我们的执政党对重大的历史事件的认识问题。"
"后人觉得值得怀念和受到启发,是对前人的安慰"
鲍彤在今年一如往年未能到赵紫阳故居悼念,他请李树桥代为留言。他认为多年过去,民众并未淡忘这位中共政治历史上的悲壮人物,而且悼念者不仅是"六四"的受难者家属等,还包括渴望中国走上民主自由之路的公众,尽管官方一直试图将"赵紫阳"及他所在的历史从民众记忆中抹去:"我希望赵紫阳这三个字能够明确在微博上出现,不需要假借其他方式,或用其他的代号来出现,就说明中国有正常的言论了。"
在中共新领导人上台之初,曾有外界期望"六四问题"解冻,重新评价赵紫阳的政治生命等。对此鲍彤认为每一段历史终会还原其原有面貌和价值:"历史有正确的东西被人抛弃了,也有错误的东西上了台,后人还觉得值得怀念,后人还认为能从里面得到启发,这对前人也是一种安慰。有些东西当时好象很有力量、气势汹汹,但得不到民众的支持,终究也是昙花一现。"
作者:吴雨
责编: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