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流行音乐在德国
柏林的盟军博物馆正在举办的一个展览,展示战后美国士兵对德国青年和流行音乐文化的影响。
新的偶像
二战后,对前途迷惘的德国年轻人很快在“美国热”中找到了自己追求的东西。装束随意、喝着可口可乐、嚼着口香糖的美国大兵成了“美国生活方式”的化身,对许多德国人来说,他们代表了自由、个性的解放和新生活。驻德美军广播电台AFN播放的音乐吸引了很多德国青年。
最初的近距离接触
在柏林的Resi舞厅里,没有占领军和战败者,只有德国姑娘和风度翩翩的美国小伙。在战后的日子里,人们对娱乐活动如饥似渴。Resi舞厅在20年代就是柏林人趋之若鹜的地方,1951年重新开放后更成为美国军人最新欢光顾的娱乐场所。人们可以通过餐桌之间的内线电话相互结识。
小市民阶层的叛逆
喧闹、狂野的摇滚乐(Rock'n Roll)成了拘谨、沉闷的战后德国社会中十几岁的青少年对父辈的小市民道德价值观进行反抗的方式。当猫王普莱斯利1958年10月到1960年3月间在德国黑森州的弗里德堡(Friedberg)服兵役时,受到德国歌迷们的热情追捧。
60年代的明星主持人
在战后德国的一片废墟中,美军电台AFN让年轻一代认识了一种全新的风格。主持人不是僵硬地说教,而是轻松而风趣地娓娓道来,例如主持"Frolic at five"的胡达克(George Hudak)。1960年,无数粉丝涌向柏林维腾堡广场,只为亲眼见识这位明星主持人的风采。
摇滚大兵
在McNair Barracks美军兵营俱乐部,士兵们可以借双旱冰鞋,在舞场上飞驰。1950年,这个美军俱乐部的“冰鞋迪斯科”极受青睐。舞场里播放的唱片有纳京高(Nat King Cole)和平·克劳斯贝(Bing Crosby)的歌曲。
“浴缸”里的舞蹈
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大兵是传播美国流行文化的使者。五、六十年代的美军俱乐部,是美国人和德国人社交的场所。“浴缸”(Badewanne)是当时柏林最出名的爵士乐俱乐部之一。贝西伯爵(Count Basie)、 埃拉·菲茨杰拉德(Ella Fitzgerald)和爱灵顿公爵(Duke Ellington)等知名歌星、乐队都曾在这里演出。
剔着“和尚头”的朋克
“僧侣”乐队的几位主创人曾在法兰克福附近的盖恩豪森(Gelnhausen)一个军营中服役,服役结束后,他们留在了德国。他们用秃顶、僧袍和颈上的一条绳索把自己打造成“反披头士”的形象,被视为朋克的开路先锋。
下级军官俱乐部
1960年代末期,女生们的裙子变短了,音乐中的打击元素增加。人们还是喜欢到美军的下级军官俱乐部(NCO)跳舞。1945年后,德国许多有美国驻军的城市都出现了这样的俱乐部。这里只收美元。从比尔·哈利(Bill Haley)到猫王,许多到德国演出的美国音乐人都曾到美军俱乐部献艺。
提供免费软饮料
在美军俱乐部里,人们不光只跳舞,也会开怀痛饮。为了鼓励尽情欢乐的年轻人远离酒精,柏林的Fiddler酒吧甚至提供免费的软饮料,小团体中的驾车人会得到一个可以别在衣服上的钉扣,以为标识。这个做法是否真的起到了作用呢?
迪斯科席卷军营
上世纪70年代掀起的迪斯科热潮同时感染了美国士兵和德国年轻人。闪光衣料和长发开始流行。“海湾城市摇滚客”(Bay City Rollers)、洛德·斯图尔特(Rod Stewart)、“现状”(Status Quo)乐队与阿巴合唱组(ABBA)、德国的乌多·尤根斯(Udo Jürgens)都是排行榜上的热门组合。这些在美军俱乐部都可以听到。
有魔力的地方
“星光俱乐部”、“友谊休闲吧”、“鳄鱼俱乐部”-这些有着动听名字的美军俱乐部都曾是吸引年轻人的磁石。其中许多早已关门,里面的用品设施也都变卖一空。在美军娱乐圈的影响下,德国的本土流行乐悄然崛起,无论是70年代的迪斯科、80年代的HipHop还是电子音乐,一切都始于美国大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