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经济利益战胜意识形态

2013年9月20日

关闭了5个月之久的开城工业园区本周重新恢复运营。德国瑙曼基金会驻首尔办事处的李希特认为,这一变化带来的仅仅是一丝希望。

https://p.dw.com/p/19l1e
PAJU, SOUTH KOREA - SEPTEMBER 16: South Korean owners and workers' vehicles leave for North Korea's city Kaesong at the customs, immigration and quarantine office on September 16, 2013 in Paju, South Korea. North and South Korea have agreed to re-open the industrial park on a trial basis. North Korea withdrew over 50,000 of its staff from the factories owned by Seoul in April of this year, and South Korea removed managers in May, during the height of tensions between the two nations. (Photo by Chung Sung-Jun/Getty Images)
对北方具有双重意义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

德国之声:李希特先生,开城工业园区本周一开始恢复生产,这一发展对南北双方来说意味着什么?

李希特:这当然是一个令人高兴的发展,因为南北共同经营的开城经济特区是双方重新开始接近的象征,也是2000年(韩国)提出、并实施了好几年的"阳光政策"的一个核心内容。在此背景下,今年4月关闭工业园的做法后果是严重的,而现在这一决定被收回,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说到对南北双方的意义,对朝鲜来说,重启开城工业园无疑具有经济和政治上的双重意义;对韩国来说,这个经济特区首先具有的是政治意义,经济上韩国并不依赖开城。

德国之声:您谈到了开城的象征意义。您认为此前这一南北最后的共同"形象工程"失败的现实危险有多大?

李希特:像在许多其他问题上一样,在这一点上也有不同的推测。一种推测是,朝鲜除了重启开城,别无其他选择。另一种观点认为开城即便不是永久关闭,在中期内也不会恢复运营。事实上,朝鲜通过开城工业园会获得不少有关外界,尤其是有关南部的信息。最后看来还是经济利益战胜了意识形态的考量。

A security officer directs South Korean vehicles as they leave for South and North Korea's joint Kaesong Industrial Complex to bring back their finished goods and materials at the customs, immigration and quarantine office of the Inter-Korean Transit Office near the border village of Panmunjom, which has separated the two Koreas since the Korean War, in Paju, north of Seoul, South Korea, Monday, July 15, 2013. Talks aimed at restarting the factory park ended Wednesday with no breakthrough, but both sides agreed to meet again Monday to discuss restoring what was once a symbol of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rivals. (AP Photo/Lee Jin-man)
开城-南北共同的形象工程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

德国之声:开城工业园被关闭5个月造成了多大的经济损失?

李希特:先说说对韩国的影响。经济损失达到近10亿美元,韩国政府向46家受影响的企业支付了共1400万美元的保险赔偿,现在韩国要把这笔损失补回来。此外过去几个月企业也损失了客户,得要把这些客户争取回来。所以要大致恢复到关闭之前的水平,恐怕需要一年时间。从国民经济的角度来看,开城工业园对南方的意义不如对北方那么重要。对平壤来说,关闭经济特区造成的损失肯定大得多。

德国之声:在决定重启开城工业园之前达成的原则性协议中,双方表示开城不会再次成为政治的筹码。但如果南北间再次出现紧张关系,经济特区被关闭的风险有多大?

李希特:今年4月关闭开城工业园是北方,而不是南方做出的决定。就是说,韩国可以坦然地在协议上签字。简言之,这只是一个重要的姿态,但并不是具有实质效力的保障。

德国之声:一个会让关闭园区变得不那么容易的因素--这也是朝鲜的远景计划之一-是吸引国际企业到开城投资,您认为这成为现实的可能性有多大?

李希特:是的,有国际投资者就不能这么轻易关闭园区。朝鲜很长时间以来就有兴趣吸引外国投资者前来,而且不仅仅是在开城一处。但从中短期看,这一设想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今年春天的危机也是原因之一。一个关键的概念是"多样化"。中国人已经在朝鲜积极开展生意,在朝鲜有自己的经济特区,今后还应该有更多国家进来。至少开城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设施。

但我并不认为,会出现一个到朝鲜投资的热潮。朝鲜计划今年10月在开城举办一个类似投资展会的活动,这是南北双方不久前达成的协议。至于这类活动的反响,尤其是各个邻国以及欧美国家的反应如何,还需要观察。

拉尔斯-安德烈·李希特(Lars-André Richter)是德国瑙曼基金会(Friedrich-Naumann-Stiftung)驻首尔的代表。

采访:Esther Felden 翻译:叶宣

责编:李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