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 忆文革
电影是记录和重新诠释历史的一种方式。而以文革为题材的华语电影却为数不多。以下这些经典电影中,您看过几部?
芙蓉镇
影片根据古华所著同名小说改编,于1986年上映,反映中国建国以来多次政治运动中小人物的悲欢离合。2009年,网易将这部影片称作“反思文化大革命伤痛的高峰力作”,并指出:“从很大程度上可以说,谢晋导演用真正艺术家的高度自省责任感拍摄完成的该片,其对文革悲剧进行人性反思和批判的力度是时至今日的中国电影中最为尖锐犀利的!”
霸王别姬
该片改编自李碧华的同名小说,由陈凯歌执导,张国荣、巩俐领衔主演。1993年,《纽约时报》就《霸王别姬》评论指出:“每一部反映文化大革命的影片,不论多客观,都在提醒伤痕累累的中国人: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一种生活方式,迄今仍没有健全的法律系统、没有基本的民主和人权来预防这些破坏性的力量再次重现。”当年,该片荣获法国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大奖,成为首部获此殊荣的中国影片,另获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等多项国际大奖。
活着
读者对余华的同名长篇小说应该并不陌生。这部1994年出品、由张艺谋执导的剧情片以中国内战和新中国成立后历次政治运动为背景,讲述了由葛优和巩俐饰演的福贵一家的坎坷遭遇。在历史的大背景下,影片中的重要章节——文革尤其让人印象深刻。《活着》曾荣获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阳光灿烂的日子
影片的名字和文革相关的”灰暗和压抑“恰恰相反。确实,这部1993年出品、姜文执导的影片虽然以文革为背景,但是全片除了红旗飘扬和标语遍地的镜头外,基本没有特别明显表现文革的画面。南方周末曾评价写道:”不同于其他表达创伤的电影,至少在表面上看,无论是文革那真切的疼痛瞬间抑或伤感的倾诉,这部作品均不直接去触摸;取而代之,电影声嘶力竭地渲染着另一种氛围——略带诡异,却是不可否认的光芒四射。”
巴尔扎克与小裁缝
影片改编自旅法华人导演戴思杰同名畅销书,讲述了70年代知青的故事。由陈坤和刘烨饰演的一对好朋友在下乡期间得知,被称为“人民公敌”的四眼先生私藏大批禁书,包括雨果和巴尔扎克等人的名作。后来两人不约而同地爱上了周讯饰演的小裁缝。三人对巴尔扎克的作品都非常着迷。因为该片的投资方为法方,所以2002年代表法国片入选了金球奖。
长恨歌
2005年,由关锦鹏执导、郑秀文和吴彦祖主演的《长恨歌》入围威尼斯影展,但在参赛前,据网易和搜狐等中国媒体报道,该片因内容涉及文革,内地电影部门对此相当紧张,要求导演关锦鹏就个别敏感剧情作出删剪,否则影片不准远赴威尼斯参展。“人民网”随后则称:涉及“文革”敏感剧情的《长恨歌》已经通过电影局审查,并未像传言般遭到删减。
山楂树之恋
由张艺谋执导的这部文艺影片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文革时期纯真而受压抑的爱情。影片于2010年9月在中国大陆上映,取得1.6亿票房,打破当时大陆文艺片票房纪录。《山楂树之恋》曾获得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将,并入围2011年柏林电影节的新世代单元(Generation)。
归来
这又是一部张艺谋执导的涉及文革题材的影片,改编自严歌苓的小说《陆犯焉识》。”凤凰网”2014年在解析这部影片的文章《失忆,文革最大的后遗症》中指出:“那一些张艺谋的同龄人,那些文革的亲历者,想必会在这部电影里看到自己,顺便也看一看那个不易觉察的张艺谋。他们会看到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浩劫中,幸存下来的女人,其实都是严格意义上的寡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