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青岛影子里的波恩教授
2005年6月2日一百多年前,德国曾向青岛大量移民。马维立的父母作为传教士于1922年到达青岛。8年后,马维立在青岛出生。他在那里长大,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光,直到16岁,才与哥哥一起回到德国。
马维立回忆说:“在青岛我们有自己的家,有房子,有花园,对着非常漂亮的海滩。我最喜欢夏天的海滩。现在那个海滩好象叫一号海滩。在最后两年,我们住在海边,早上我们常去海里游泳。青岛还有崂山,夏天非常湿热的时候我们也会去崂山避暑。我回到德国以后住在寄宿学校,感觉当然没有那么好。一个人,没有家人在身边。”
马维立是被中国保姆带大的,他5岁以前由保姆照顾。由于保姆只会说中文,所以马维立小时候说的也都是中文。按马维立自己的话说,说的是“青岛土话”。虽然现在马维立已经不再会说汉语,但是他还知道在青岛方言里,“请”,“来吧”这些词汇该怎么发音。
马维立也认得一些汉字。1945年二战结束后,国民党政府接管了青岛。马维立所在的德文学校开设了中文课,“我在这一年里大概学了239个汉字,现在我还记得其中的一半。”
由于上的是德文学校,马维立接触中国人的机会大多在家里。他和中国孩子一起在街上踢足球,他去中国教堂参加给中国孩子举行的礼拜活动。马维立爱吃山东特产:饺子,特别是韭菜陷儿饺子,他常和别的孩子比赛,看谁吃的饺子多。不过除了无忧无虑的生活,动荡的时局也给年少的马维立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说:“从1938年到1945年,青岛被日本人占领。我们搬过好几次家。旁边有的房子里住着日本人,有的房子里住着韩国人,街的另一边全住着中国人,我们住的房子在中间。大家混在一起。后来又来了美国人,英国人。”
马维立在青岛还有更伤心的回忆:先是失去了父亲,后来又是母亲,“我的父母都葬在青岛。我母亲因车祸去世,肇事者是两个外国人,波兰人。在一条昏暗的巷子里。我和我的哥哥成了无父无母的孤儿。1946年夏天,很多德国人被疏散。美国人说,德国纳粹应该回老家去。我和我哥哥就报了名。当时我哥哥刚中学毕业,德文学校也关门了。我们为什么还要呆在那里呢?于是那年夏天,我和我哥哥坐着美国人的船回到了德国。”
虽然离开了中国,但马维立却没有忘记中国。他成为地理学教授后,在波恩大学开设了“中国风情”课。1978年,马维立再次踏上了中国大陆的土地。当年16岁的青春少年,此时已是年近半百。这之后,马维立又多次去过中国。他曾在济南大学进行研究工作,也曾带着德国学生们看青岛,观曲阜,游桂林。除此之外,马维立还出版了一系列有关青岛和山东的著作。其中一本“单维廉与青岛土地法”被译成中文,在台湾出版。退休后,他又开始把精力投入对“青岛历史”的研究。马维立说,“中国-山东-青岛”,这是一个围绕他一生的话题。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
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