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婚恋和“剩女”被搬上话剧舞台
2014年7月26日(德国之声中文网)这是一部讲述爱情、约会和剩女生活的话剧,它被称作百老汇女性题材舞台剧《阴道独白》(The Vagina Monologues)的中国版,《剩下的独白》周六(7月26日)在北京首演。
在这部戏中,男人和女人--有中国女人也有外国女人,讲述他们寻找伴侣的故事,讲述对爱和性的观察,讲述怕被"剩下"的恐慌。
一般而言,女人27岁还没嫁出去就可能被划入"剩女"行列。王安琪(音)才23岁,她已经开始担心了。
"剩女"主题话剧
"人们使用'剩女'这样的字眼,提醒我们要降低标准,要现实实际,出去找对象",王安琪谈到这个词如何打击她的自信时说。"他们会说,‘时间飞逝,你现在以为自己年轻出色,一定能找到自己喜欢的男人,然而转眼间你就三十了’"。
中国一些高校曾经演出《阴道独白》,不过这部剧2004年在上海的首次专业演出却在开演前被拿下。据报道,被拿下的原因是内容敏感,包括使用"阴道"(vagina)这个词。
如今,该话剧的中国姊妹版将在北京东城区美术馆后街的一家剧场上映,演出这场独白的共16人。这部戏由居住在北京的美国记者雷克(Roseann Lake)女士执导,她不久前刚写完了一本讲述中国人爱情的书。
"我真心希望,这些独白能在某种程度上使社会重新评价中国女性",雷克说。"她们总在被拿去做比较。她们在婚姻市场上的价值总因年龄、长相、肤色和眼睛大小而波动。"
"婚恋就像谈判"
中国经济腾飞和私有财产市场壮大后,"嫁得好"包含了更多的财富因素。在之前几十年,单位分房子。如今,更多的要靠自己买房。很多当今的年轻人和他们的父母将婚姻看作是获得一些东西的途径,这些东西可能是房子、车子或者北京户口。
因为中国政府的计划生育政策,很多中国年轻人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自己也感觉背负着父母全部的希望和"传香火"的压力。一些年轻人甚至因此恐惧回家过年,因为过年时亲友会问为什么至今还未成家。
35岁的宋燕燕(音)一年半前结束了在美国的工作回国。在一次晚饭后,她爸爸的朋友找她谈话,严厉地问她是不是打算单身一辈子。事实上,自回国起,她就托亲友介绍男友,还注册了网上婚恋服务。宋燕燕惊奇地发现,如果她交高于1万元的年费,婚恋服务中心承诺给她介绍年薪超过50万元的男士。这件事成为了宋燕燕独白的主题。
"这里的婚恋像是一场谈判",宋燕燕说。"你了解的不是他们是谁,而是他们有什么--比如是否有房、有北京户口。"她表示,如果条件相符,他们就开始谈是否要交往,然后谈是否发生亲密关系。
家庭和社会的压力
家庭和社会压力助长了这一现象。宋燕燕说,当朋友安排她相亲时,他们会提前告诉她对方是否有房、对方的财政状况和教育背景,而不是对方是个怎样的人。
王安琪也说,有时候,第一次见男朋友家长时,他们会先问家庭背景而不是你的个人情况。她有时候担心,自己的背景"不够好",达不到他们的要求。
27岁的工程师刘畅(音)说,他的朋友因为家里的压力,从长远角度永远不会考虑找没有北京户口的姑娘。尽管女方可能和身为北京人的丈夫享受同等福利,然而她的父母却不行,而这是个潜在的负担。
刘畅表示,很多人都希望通过婚姻得到提升,比如找个有钱人。他的独白是有关他逐渐意识到,爱情是无私的,不是社会上很多人认为的交易。"对于很多人,爱情不是决定因素",他说。
词语体现出的社会不平等
"剩女"一词出现后,女性身上的压力更大了。讽刺的是,这个表述其实并不正确。《剩女:中国性别不平等死灰复燃》一书的作者洪理达(Leta Hong Fincher)指出,中国男性人数比女性多。她说,这种对女性的诬蔑和侮辱凸显了中国社会普遍的性别歧视。
在戏剧学院攻读博士后的车晓(音)表示,她将在独白中呼吁要让贬义词语消失,她认为这些词语巩固了中国社会的重男轻女和对女性的歧视。
宋燕燕说,她不想单纯为摆脱"剩下"的标签而结婚,"我只是想找到一个我真正爱慕的人"。
来源:美联社 编译:万方
责编:凝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