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媒体:香港在呼救 西方快警醒
2019年8月14日《法兰克福评论报》以"悲剧性的香港示威"为题,刊发评论指出,不管怎样,这场拉锯战最终胜出的依然会是北京。但正是因为这样,欧盟更应该向中国表明,欧洲非常重视民主与法治。
"香港人为了民主与法治而进行的示威,即便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也有重要意义。在当今这个时代,威权体制觉得自己越发强大。同时,威权体制下的民主不顾自身安危,投身于自己所坚信的价值观。然而,伴随香港的示威,人们已经能预见到悲剧性的转折。"
"1997年,香港就成为了中国的一部分。目前已经很清楚,最终胜出的会是北京。但是,到底会有什么事件来标志这一终结呢?50年一国两制的承诺,现在还剩28年。对于示威的年轻学生而言,28年的时间至少也意味着能让他们度过中年。"
"难道示威者现在就要放弃他们的权利吗?当然不。与此同时,随着冲突的不断延续,感到无助的示威者也越来越多地给当权者提供介入的口实。"
"如今令人担心的问题是,中国当局是否会在香港动用军队。根据法律,香港特区政府可以要求中国军队介入。但是同时,中国政府再重演一次天安门事件,也是不可想象的。"
"欧洲国家现在必须明确对中国表示,民主、法治理念,绝对不是嘴上说说而已。"
《萨尔布吕肯报》以"香港与我们"为题,刊发短评指出,香港其实离德国很近,甚至于三十年前,德国也拥有一座香港--西柏林。
"它就像东德的眼中钉、肉中刺。它是自由的庇护所。西柏林之于东德,就好比香港之于今日中国。香港民众今日的反抗精神,就好比当年柏林人的反抗精神。而截然不同的则是民主国家对他们的回应。民主国家在沉默,认为那是中国的内政。但是,在侵犯人权问题上,不存在内政。在香港,血腥镇压示威者的危险正越来越大。在香港之后,中国当权者就会把目光投向民主的台湾。"
"西方国家必须团结一致地要求践行民主标准。目前在贸易战中,欧洲更多地是站在中国一方,而非美国一方。这是正确的。但是,一旦香港发生了流血事件,德国乃至欧洲就必须要改变立场。这也是德国对自身历史的尊重。"
柏林出版的《每日镜报》以"看看香港!"为题,认为香港民众选择在机场示威,其实是在向民主国家呼救,西方必须听到这种呼声。
"示威者这次选择的抗议地点,是一个重要的、广受好评的国际航空枢纽。一方面,这能让示威者向全世界传递信号,毕竟航空公司以及旅客不得不对这场示威做出反应。另一方面,这也是示威者在向外界呼救,意思是:即便是外国人,也有可能在这场民主对抗极权中国的抗争中受到波及。现在,香港人和中国内地人之间的冲突,已经波及到了国外。"
"在崛起为经济强国之后,北京越发自信地贯彻自己的国际利益。中共当局如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造成民主体制之外的又一选项。鉴于中国在经济以及管理方面的成就,即便在西方,倾心于威权体制优点的人也不在少数。现在,香港民众抗议民主权利被蚕食、抗议警方过度使用武力、抗议警方接受神秘黑帮团伙的支持,这场示威能够让北京的朋友们重新意识到威权体制的缺点。"
文章接着指出,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这点虽然毫无疑问,但是西方国家依然应当提醒中国遵守《中英联合声明》中的承诺。"必须向北京明确指出,如果动用军队介入香港事务,将会让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付出政治和经济代价。至于特朗普总统'中国不需要我们的建议'这样的评论,则会起反作用。这种姿态非常危险,它会让人以为,即便中国有朝一日武统台湾,美国也会置身事外。被中国视作分离省份的台湾,将会是民主与极权之间角力的下一个舞台。因此,西方国家明确支持今天的香港示威者,就是在阻止明天的潜在冲突发生。"
汉堡出版的《时代周报》在其网站上刊登了一篇题为"谁在亲近北京"的评论。文章指出,香港特区政府以及香港警察如今对待示威者的方式,其实就是北京对待示威者的方式,只不过中国大陆的警察会更加强硬、更加迅速而已。
"因此,没有人应该对中国抱有幻想。共产党政府的真面目,就是反民主的。而民主国家的谨慎姿态,则令人感到遗憾。香港民主运动从民主国家政界得到的支持显然太少。要是德黑兰的警察殴打民主人士,我们西方还会如此谨慎地回应吗?很有可能不会,反而会诉诸安理会,商量如何制裁伊朗。然而,对待中共政权却小心翼翼地礼遇有加,因为中国已经成为了经济巨人。"
"所以,对于所有落入中共威权怀抱中的国家而言,香港的今天就预示着他们的明天。那些亲北京的国家必须好好想想,究竟还要在倒向中国的道路上走多远。"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