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德语媒体:印度VS.中国

安静(摘编)2015年5月13日

5月14日,莫迪将首次作为印度总理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问。这两个大国之间的互动引起德语媒体的密切关注。

https://p.dw.com/p/1FPL9
Chinas Präsident Xi Jinping in Indien Premierminister Narenda Modi
图像来源: Reuters/India's Press Information Bureau/Handout

(德国之声中文网)德国《时代周报》周三在其政治版发表署名文章《印度VS.中国》(Indien vs. China),文章在副标题中将两国称为"互不信任的对手",并提出三个问题:谁更强大?在哪个国家可以生活得更好?未来属于谁?

文章从"民主VS.专制"、"无序VS.规则"、"甘地VS.毛"、"温柔VS. 强硬"、"精神VS.金钱"五个方面对比了印中两国。

作者针对第一个方面指出:"中国是一党专制的国家。但这并不意味,中共不需要担心民众的情绪。该党一直都害怕起义和颠覆活动。每年,数十万起抗议撼动中国。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中共发展了一套精心设计的社会维稳体系。这个体系中的安全部门每年所需维稳费用甚至高出国防预算。同时,共产党要精确地了解人们的活动、不满和期望。因需求而异,他们会采取压制、转移和满足的应对方法。"

相比之下,作者写道,自称为"最大的民主国家"的印度"只是政治上的民主,社会制度上却"离民主"遥不可及。贫富差距、男女不平等、教育程度悬殊的问题都很严重。民主甚至可以成为精英们不需要帮助普通百姓解决问题的借口。印度的政治家清楚,他们是由人民自由选举产生的。中国的统治者却没有这种安全感。"

不同和类似之处

在阐述"无序VS.规则"时,作者强调,中国政府热爱秩序。"几千年来,中国的统治者都试图调教人民。但是这一措施的下面却深藏着无秩序的残余。人们在各种规章制度中钻空子。就算被要求发扬集体主义精神,个人主义也不会因此而退缩。……中国是易碎的有序,印度是稳定的混乱。"

Karte McMahon-Linie historicher Grenzverlauf Indien China Chinesisch
边境问题一直影响中印关系

作者在"甘地VS.毛"的段落中写道,"因为中国从未真正的审视过毛的历史角色,所以大家可以(评价他时)各执一词。现代印度之父甘地则截然相反:他是虔诚的教徒、和平主义者、仁爱的政治家。"

在"温柔VS. 强硬"的段落结尾处,作者总结说:"其实,印度也想成为和中国一样的强国,并希望这个梦想终有一天成真。"

文章最后,在对比精神和金钱时,作者发现,中国大多数人虽然不信教,但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探求生活的意义,并试图从宗教那里找到答案。物质需求逐渐得到满足,精神需求却在不断增加。"

作者另外提到,印度虽然深受宗教的影响,但是"这一切都无法排除那里的务实的物质主义。"

"邻居眼红"

瑞士《新苏黎世报》当天也关注了中印两国的关系,在其国际版发表署名文章《邻居眼红》(Neidische Blicke vom Nachbarn)。文章在引言中写道:"中国的经济崛起和北京领导人不断增长的外交野心在印度引起不悦。但是总理莫迪还是会在访华期间尽力建立良好气氛。"

Nach den Wahlen in Gujaret
莫迪在担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期间已多次访问过中国图像来源: AP

作者在文章开头回顾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9月访问印度时,中印边境的士兵对峙为其此行蒙上阴影。

作者认为这次莫迪访华应该会更顺利。"前提不错,莫迪在担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期间已多次访问过中国,并公开表达了对中国经济崛起的赞叹。"但是作者也指出,尽管习莫之间存在所谓的"男人的友谊",但是此次会面还是会受到边境之争的影响。

文章在最后也提及两国的共同之处。作者继续写道:"不只是在经济领域,印度远远落后于它东边的邻居。相比印度,中国拥有广泛的工业基础,莫迪也希望在'made in India'(印度制造)的标签下打造类似的工业基础。为此,他需要中国投资者的经验和资金,这也是他此行的主要任务之一。"

编译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