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评论:震惊之余的感想
2018年11月26日(德国之声中文网)我对婚姻平权的公投结果感到震惊。我去年在国立台湾大学作访问学者时,对台湾的印象是,这个国家拥有一个正向的愿景、自由的取向,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事物有着以人为本的开放心态。在人们生活中,宗教似乎不具有跨领域、决定性的影响,似乎所有台湾人都能享受自由民主带来的福祉,比如言论自由。
长久以来,台北市倾向于支持国民党及其偏向两岸统一的主张。上周六 (11月24日)马拉松式的选举中,不仅婚姻平权被否决,民进党在各地县市长的选举中也遭遇惨败。我在台湾时,有人说,老一代或许因为传统和家庭观念而不支持婚姻平权。我也听说美国的福音派教会资助台湾反同婚的造势活动。不过台湾的基督教徒只占总人口的5%,难以想象这么小的一个宗教极端群体能使这个国家民众原先正向的态度转成不开放的心态。
台湾年轻一代的愿景正在流失。多数年长、守旧的台湾人周六投下的一票,给年轻人的未来笼罩上阴霾。因为旁边有个强大、敌对的邻居中国,在自由民主环境里成长的台湾年轻一代,被剥夺了在未来成功的选项。台湾如果决心继续开放兼容的路线,就需要在民主世界拥有尽可能多的盟友,这一点至关重要。
这些民主国家因为认同像人权这样的自由价值而形成一个大家庭。台湾也是这个大家庭的一份子。但是想继续与这些国家有共通点,台湾必须从这次公投学习如何为信念奋斗,而不是让宗教的浪潮与迷信阻碍了进步。宗教如果能鼓励信徒对任何人有同理心,那它在社会中或许依然扮演重要角色。
年轻一代该与长辈解释台湾为何不会像保守宗教团体所形容的那样,成为"爱滋岛"。同理心在多元化环境中尤为必要,而在这样的多元化环境之下,不同世代间意见相左也是完全合理的。在一个民主社会中,自由是需要努力维护,所以不同群体间应该继续加强沟通。
民进党"临阵退缩"
民进党在处理公投的过程中并未扮演领导者的角色。许多选民投票时,得排二到三个小时。而既然宪法法院都判定民法不允许同性伴侣结婚是违宪的,政府为何还让民众针对这个题目进行公投?这是因为民进党虽然掌控中央选举委员会,他们为了避免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政府拒绝让民众用公投决定一个得到众多民进党支持者赞成的议题-于是决定开放婚姻平权公投。但一个自由民主国家的领袖应该向选民解释什么议题适合公投,什么议题不适合公投。正因为他们在社会需要领袖引导时退缩,才导致婚姻平权运动遭逢挫败。
公投结果不能改变宪法法庭的释宪结果。政府明确被要求两年内完成修法,否则同性婚姻便自动生效。目前立法院只剩半年时间,而现在的情况一团混乱,还可能导致宪政危机。
往好处想,这次公投还是有30%的台湾人选择支持婚姻平权,这结果并不算差。看看德国到了近期才在总理默克尔投反对票的情况下,通过婚姻平权。这代表台湾目前面临的处境并不罕见。台湾人民也别忘了美国保守基督教会如何试图阻止美国政府将同性婚姻合法化。中国政府对婚姻平权这个议题或许没有特定的立场,但北京或许会乐见台湾原本比中国更进步的形象受到考验。
中国已明确表示不愿跟蔡英文总统以及民进党合作。而北京一定也乐见选民用选票教训民进党。但除此之外,台湾依旧面临这些问题:台湾人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毫无疑问,台湾跟中国过去几千年来有着共同的过去与历史。但未来呢? 这些问题现在比公投前更需要被解答。
Alexander Görlach是一名哈佛学者,也是英国剑桥大学地区与国际问题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他是卡内基伦理与国际事务委员会的高级学者,同时担任德国吕纳堡大学的伦理与神学荣誉教授。他拥有比较宗教和语言学博士学位。Alexander Görlach是政论杂志《欧洲人》(The European)的创办者,并曾在2009年至2015年之间担任该刊总编。他现在是《纽约时报》和《新苏黎世报》的评论作者。2017年-2018年之间,Alexander Görlach曾是国立台湾大学访问学者,并在台北和高雄生活。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