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修宪公投:两岸如何看“18岁公民权”?
2022年11月22日(德国之声中文网)台湾2022地方大选将于11月26日登场,除了选出新一任地方首长及民意代表,还将合並举行台湾史上第一次的修宪案公民复决,决定是否将公民权年龄门槛从现行的20岁下修至18岁,赋予(被)选举、罢免、创制、复决等权利。
推动此案的“台湾青年民主协会”选前最后一个週末号召群众在立法院外集会,他们在脸书写道,号召群众就是为了表明“年轻世代不想再等十年、不想再错过的决心——这次,18 岁公民权一定要‘同意’。”
根据《中华民国宪法》第130条,台湾公民须年满20岁才享有选举权,这与全球近9成国家——甚至包含中国在内——将投票法定年龄定为18岁,存在明显落差。此案经过数十年辩论,终于在今年春天得到台湾跨党派支持,由立法院通过,交付公投复决。此案若通过,将成为台湾时隔近20年启动的第8次修宪。
北京“不同意”
“18岁公民权”修宪案在台湾罕见获得朝野一致支持。台湾总统蔡英文说,18岁成年应该是一种祝福,而不是限制,“为自己负责任做决定,当然也应该可以行使自己的权益”,要让“年轻世代可以决定国家的未来”;在野党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也表示,“18岁公民权是世界趋势,台湾是成熟的民主国家,更应该接轨国际趋势。”
海峡彼端,修宪复决引发了北京不满。中国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10月在记者会上批评,台湾鼓吹“18岁公民权”完全暴露了民进党“谋求台独”的本性,所谓“修宪公投”根本就是为了“修宪谋独”而铺路造势。
事实上早在2019年,具有中国半官方背景、由中共中央统战部控制的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就曾刊文指称,台湾政治势力主张实现“18岁公民权”是为了吸引更多青年群体支持。
文章写道,台湾青年参政近年有更年轻化趋势,盡管参与选举的法定年龄为20岁,但有越来越多未满20岁的青年开始参与政治活动,从2013年的“白衫军运动”、2014年“太阳花运动”、2015年“反课纲运动”,乃至2016年台湾大选、2018年“九合一”地方选举,年轻世代都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也成为蓝绿争相争取的重点族群,“甚至出现‘得年轻人者得天下’的舆论氛围”。
“修宪谋独”的双层含义
长期从事中国研究的台湾中研院社会所研究员林宗弘告诉德国之声,国台办的发言至少有两个理解层次:一是牵涉程序性的修宪,二是可能实质性地改变台湾选民结构。
“(若此案通过),由民进党政府发动修宪程序,这本身就有可能被中共视为在程序上修改将来(宪法)条文的可能,这是国台办的第一个含义。”林宗弘表示,台湾任何的修宪程序在中共来看,都有可能会形成改变台湾政治地位的程序。
此外,18、19岁公民若获得选票,“这个结果本身可能被国台办视为替民进党政府增加偏向‘台湾独立’政治倾向的选民、改变实质政治结构的行为。”林宗弘说,两者都可能被视为潜在威胁中共对台政策的发展方向。
台湾青年的政治倾向
若依此检视台湾民众——尤其年轻世代——的政治倾向,部分民调结果与专家看法指出,“台湾认同”似乎有增加的趋势。
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王业立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訪时表示,民进党执政以来推出各种政策,包含透过教科书编订等,希望建立所谓的台湾意识,或者“台湾是一个独立国家”的概念,“2000年后出生的世代绝大部分都是认为台湾是一个独立国家,这从政治大学历年做的统计来看也看得出来。”
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今年6月公布的最新结果显示,过去30年,认同自己是台湾人的比例从约17%大幅升至63%左右;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从25%左右的高峰,跌落至2.4%;认同自己既是中国人也是台湾人的则从4成多降至3成多。
统独方面,近3成台湾民众支持维持现状,为最多数;约25%民众偏向独立,逾5%支持尽快独立;偏向统一或尽快统一的支持度只有约1%~5%。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主任蔡佳泓当时向媒体分析,支持“台湾独立”的年轻民众(20-29 岁)在2010年之后开始大涨。
不过,自我身份认同为“台湾人”,是否等同于未来两岸要走向统或独?王业立认为这个问题“在台湾仍然有发展的空间”。此外,台湾年轻世代的政治倾向并非铁板一块,“这些议题跟是不是支持民进党,也不见得有必然的关联性。”他举例,比如近期民进党的部分政策,包含兵役政策、防疫政策等等,甚至两岸紧张的状态就让部分年轻人“不是很满意”。
林宗弘也指出,台湾年轻世代的政治认同确实“对台湾的泛绿政营是有利的,也会有一部分的人政治倾向比较偏向台湾独立”,但这个现况是经过了三次的历史转折。
他告诉德国之声,2008年台湾总统大选时,即使年轻世代比较倾向台湾认同,但并没有比较偏好绿营,结果显示他们反而“比较倾向投给马英九,因为当时陈水扁总统有贪污问题。...一直到了2010年(签订)的ECFA跟2014年的太阳花反服贸协议运动之后,台湾年轻世代才又再一次地大幅转向比较倾向民进党。”
林宗弘进一步分析,2018年的婚姻平权公投,国民党阵营偏向反对同志婚姻,将大多数的年轻选民推向了同样支持同婚的民进党。2019年香港的“反送中运动”是另一次关键,这些都促成了2020年1月总统大选年轻世代的投票率大幅增加,蔡英文高票当选。
“这个过程是中共也有份。”林宗弘解释,这些事件“使得台湾的年轻世代首先不信任中国共产党,第二个是他们可能有更强的台湾人认同、本土意识。”盡管中共为了逆转这个现象曾推动过‘一代一线’、做了很多政策性收编,但“这些都抵不过中共在这几次政策上的对年轻世代的冲击。”
台湾青年支持吗?
中国当局将“18岁公民权”修宪案紧扣统独议题,台湾在地讨论更多聚焦于促进青年参政。王业立告诉德国之声,此案“多多少少背后还是有两个政党(民进党、国民党)的政治考量在”,但“台湾的讨论还有年轻人的主要诉求,就是要符合世界潮流、扩大公民权与公民参与,包含《刑法》也是规定18岁为成年人,所以只是让法律一致。”
出生于千禧年的吴梁至告诉德国之声,他从太阳花学运开始关心政治,认为“18岁公民权”对青年关心政治事务有正面影响,应该支持修宪。但他也坦言:“讲真的,不关心的不会关心。不过起码可以让真正关心的青年得到用选票影响政治的权利。”
反对声音大多主张18岁尚不足够成熟,对于政治事务还不能更好地理解。也有民意担忧网络资讯纷乱,真假难辨。土生土长于台北的22岁大学生王韵琳告诉德国之声,自己“以前18岁也不知道要投什么”,认为将投票年龄降至18岁“太早”。她担心,“现在网络太发达,可能会被带风向,想法也不够成熟。”
不过根据“壮阔台湾”联盟发起人、民进党籍的吴怡农10月底发布的“18岁公民权”修宪案民调,结果显示此案在选前将近一个月前的支持率仅有45.8%,甚至有约5成的台湾年轻人不知道该案。
对此,林宗弘表示,台湾千禧世代多是太阳花或反送中运动之后才开始接触政治活动,随著这些运动的影响力逐渐消退,青年对于参政相对冷感或态度不稳定“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他说:“这个在全世界都是这样,不是只有台湾。甚至你看(美国)民主党、共和党,他们也要想办法要跟年轻人催票,或者是稳定他们的政治态度,说服他们投给自己。”
恐难过关
“18岁公民权”修宪案与过往所谓四大公投,盡管在口语中都以“公投”指称,不过此案是依照《宪法修正案》,核四重启案、反莱猪进口案等则是《一般全国性公民投票案》,在法规与通过门槛上具有差异。
根据法规计算,“18岁公民权”修宪复决案若要通过,需要跨过965万张同意票的门槛。王业立告诉德国之声,台湾本次选情相对冷清,加上地方选举不如总统大选受瞩目,要达标恐有困难。
台湾选举史上得票最高为蔡英文2020年总统大选取得的817万张票。王业立直言,2021年的四大公投在两党权利动员之下,全未过关,正反票数加起来也不过800万初头,这次要965万张同意票,“真的要突破台湾的纪录。以目前状况而言,的确是非常困难。”
林宗弘则认为,若民进党在地方选举与“18岁公民权”修宪复决案都没有斩获,对于现在的民进党政府来说算是一次不太乐观的影响。
他表示,青年参政对台湾来说“当然是重要的”,因为这是“世代的平衡要往哪边走的问题”,“如果年轻人本身不出来表达意见的话,当然会让更年长世代的人来主导政治”。若政府的公共资源较少朝年轻世代投注,也会影响到后续台湾社会的少子化、结婚生育、低薪等方面,“我会觉得那一层的问题在台湾还是蛮重大的、社会要去面对的问题。”
“但年轻世代是不是真的支持这个(政策)?会不会更多人投票支持?这个还有一点时间来观察选举议题的热度会不会提升。”林宗弘说。
© 2022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