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裁重创伊朗经济 中国填补市场空白
2021年4月10日(德国之声中文网) 正在维也纳举行的伊朗核问题谈判周末休会两天。德国外交部表示,下星期将继续谈判,而各国谈判代表都对会谈前景感到乐观。与会的伊朗副外长阿拉格希(Abbas Araghchi)更是声称,种种迹象表明,美国将会收回针对伊朗的制裁措施。
2018年,特朗普治下的美国政府宣布退出伊朗核协议,重新启动对伊朗的全面制裁。许多趁着2015年伊朗核协议签署、制裁令取消的"春风"大举进军伊朗市场的西方企业,因忌惮美国的制裁措施不得不纷纷重新撤离伊朗。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则积极布局,抢占伊朗市场的空白。
如今,伊朗街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产汽车,覆盖了从低端到中高端的各级市场。中国车企还和伊朗本土企业合作,在伊朗境内设立工厂。甚至一间原定要和德国大众合作造车的工厂,如今也成了某家中国汽车厂商的生产基地。
事实上,2018年美国重新祭出制裁伊朗措施之后,德国等欧洲国家也曾出台一系列措施,试图帮助企业规避美国制裁、继续留在伊朗市场。不过,这些措施显然并没能化解欧洲企业界的担忧,大多数企业仍然在短时间内撤离了伊朗。
投资换石油
曾为许多在伊朗投资的外国企业提供咨询业务的拉扎吉(Cyrus Razzaghi)在接受德广联驻德黑兰记者采访时指出,2018年后,随着大量西方企业撤离,伊朗当局正在逐渐将视线转向东方:"伊朗没法无休止地等待核协议复活,伊朗急需发展,需要技术以及贸易伙伴,而中国则能够满足这些需求。"
就在今年3月,中国外长王毅到访伊朗时,两国签署了一份为期25年的全面合作协议,北京将陆续向德黑兰投资4000亿美元用于伊朗的能源、交通、电信设施建设。伊朗方面则承诺为中国供应廉价石油。签署协议时,王毅还揶揄美国说,中国和伊朗的合作是"持久且具备战略性的",不会"因为一个电话就出现改变"。王毅还披露,中伊两国在军事方面也将开展合作,但没有透露更多细节。
按照计划,中国企业将会投资扩建多个伊朗在波斯湾的海港,这将显著增强中国在波斯湾乃至印度洋的影响力。企业咨询师拉扎吉则对德广联指出,一切看上去都是"双赢局面",但是此类协议"往往将魔鬼藏在细节中",而正是这些细节尚不为外界所知晓。
伊朗民众依然疑中亲欧
德广联记者在德黑兰街头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发现许多人都对伊朗中国全面合作协议抱有疑虑。"据说,伊朗领导人把整个国家都卖给了中国人?""我希望这份协议能给普通民众带来点实惠,否则这种协议对我们什么用都没有。"
由于腐败、治理不善等因素,伊朗经济多年来举步维艰,美国制裁更是雪上加霜。全国的通货膨胀率、失业率节节攀高,货币汇率则持续探底。在制裁令下,许多西方货物只能迂回辗转进入伊朗,进一步推高了价格。与此同时,中国产品则依旧物美价廉,华为、小米等手机厂商都在大举拓张伊朗市场。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了伊朗的最大贸易伙伴。
不过,伊朗民众依然更相信西方国家的商品。德黑兰街头的商铺往往会打出"德国制造""意大利生产"的标语,而"中国制造"字样则仍然只会出现在商品标签上。企业咨询师拉扎吉对德广联记者指出,这是因为许多伊朗的商人、工程师都有留学欧洲的经历,"对这些人而言,欧洲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只要可能,伊朗人还是更愿意和欧洲人做生意。"
但是在制裁令解除之前,欧洲企业暂时难以重返伊朗市场。本轮围绕伊朗核问题的谈判4月6日才刚刚开始,与会的主要是伊朗、德国、法国、英国、俄罗斯、中国以及欧盟的外交官。美方代表并没有加入集体谈判,而是参加了几场单独会谈。此轮谈判的主要目的是让美国取消制裁、重回伊朗核协议,从而换取伊朗放弃其核武器研发计划。
© 2021年 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