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危机:中国面临两大棘手问题
2006年1月24日“中国是否为了获得伊朗的好感就愿意让伊朗拥有自己的核武器,看起来很成问题。与所有核大国一样,中国也坚守自己的特权,不愿意新来者进入这个由少数国家组成的圈子。出自全球的原因,也由于国内存在的危险,北京害怕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不愿看到伊朗的原教旨主义者掌握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北京正式承担了不扩散核武器的义务。北京知道,这个问题对超级大国美国何等重要。在华盛顿政府面前,中国尤其要显示出自己是国际大家庭中具有义务感和责任心的成员。中国避免与这个超级大国的任何对抗,因为与美国保持良好关系毕竟是中国外交的最高原则。中国想看到欧洲人在伊朗取得突破,希望欧盟在外交上有更大的自主性,形成应对美国的力量。由于共同反对伊拉克战争,中国更加接近了德国和法国两个欧盟国家,知道与它们一起可以共同遏止‘好战’的美国,促成‘和平解决’。
所以,在国际原子能机构做出决定前的这段时间里,中国寄希望于欧洲,希望欧洲成功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尽管目前形势已陷入僵局,北京仍然一再说,谈论外交失败还为时过早,现在需要耐心和毅力,应该再给谈判一次机会。”
沙特阿拉伯国王阿卜杜拉正在北京进行国事访问,这是第一位沙特君主访问中国。新苏黎世报报道说,从中国最高领导人全体出动会见沙特国王的规格可看出,中国高度重视沙特。这是因为:
“显然,中国人的能源利益是会谈的中心。随着经济现代化,中国的石油需求量猛增。中国今天已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其中大部分进口来自中东。去年中国与沙特阿拉伯的双边贸易额增加了60%。当然,会谈的另一个中心议题是最近围绕伊朗核计划而出现的国际紧张局势。北京在伊朗有重大贸易和能源利益,迄今为止,它拒绝把与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
中国的窘境在于,中国对中东的石油依赖性越来越大,但同时却不具备为在这一地区拥有举足轻重的发言权所必需的军事和外交手段。北京一方面不得不承认美国的强权,另一方面北京赋予沙特国王访问的高规格也许会提醒华盛顿,作为新兴大国的中国今后将在世界各地大力维护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