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画像到自拍
曾几何时,要亲手留下自己的形象只有画自画像,而今天手机自拍已成为地球人的全民爱好。带你穿越艺术走廊,看看从自画像到自拍的历程。
自画像的经典
完成于1500年左右的文艺复兴时期德国大师丢勒(Albrecht Dürer)的这幅自画像中,艺术家把自己画成上帝之子,形象直白朴素。画家作为创造者——这是那个时代形成的一种新的自我表现形式。
不放过每个细节
弗兰德斯画家凡·戴克(Anton van Dyck,1599-1641)创作这幅自画像时才20岁。看得出他在努力展示自己的尊严。在艺术史学家看来,自画像是各个时代风貌的体现。1632年开始担任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宫廷画师的凡·戴克,更像一个贵族,而非平民。他被视为杰出的肖像画家。
现实主义眼光
没有一个画家像伦勃朗(Rembrandt,1606-1669)这样喜欢画自画像。他不仅有每个年龄段的自画像,而且不断变换角色,从画家到圣徒。伦勃朗在自画的过程中研读衰老的轨迹。这些画像都是他人订制的,在艺术品市场上十分抢手。
浪漫主义先驱
德国画家弗里德里希 (Caspar David Friedrich,1774-1840) 不是一个肖像画家,而是以其浪漫主义的风景画著称。在他为数不多的几幅自画像中,可以看出他很注重突出自己的特点——咄咄逼人的目光、茂盛的络腮胡和身体姿态,弗里德里希要展现的是一个充满自信的个体。
面孔作标签
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 (Andy Warhol, 1928-1987)有很多自画像。同伦勃朗一样,沃霍尔的首要目的并不是绘制一幅逼真的画像,而是把自己包装成某个角色。他和伦勃朗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自画像成为了各自最著名的标签。
不再是我
英国艺术家培根 (Francis Bacon, 1909-1992)的自画像上,是痛苦扭曲的面孔。1956年培根首次创作自画像,灵感来自于荷兰画家梵高(Vincent van Gogh)。这些自画像似乎已经不是人脸,而是恶魔般的鬼魅。
女权主义视角
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的艺术创作只有一个主题——自我,通过各种不同的姿态和角色:电影明星、小丑、梦露、雌雄同体或暴力受害者。她的自我演绎围绕的中心问题是:这个社会对女性的认知有多少是来自传统的刻板概念?
以讽刺为理念
基彭伯格(Martin Kippenberger 1953-1997)在1980年底被视为艺术天才。他的部分是由一位海报画家完成的自画像系列,或把他描绘为一个被施暴的少年,或是一个肥胖的躯体。基彭伯格的自画像是看不到脸的,这也表现了绘画艺术的局限。
政治化的自我
通过社交媒体的全球传播,艾未未的自拍已成了一种经典。这位目前生活在柏林的中国异议人士用手机记录下了他生活中的重要时刻。他的自拍有针对性、有效地传达了政治信息。如图中展示中国政府发还他的护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