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畫像到自拍
曾幾何時,要親手留下自己的形象只有畫自畫像,而今天手機自拍已成為地球人的全民愛好。帶你穿越藝術走廊,看看從自畫像到自拍的歷程。
自畫像的經典
完成於1500年左右的文藝復興時期德國大師丟勒(Albrecht Dürer)的這幅自畫像中,藝術家把自己畫成上帝之子,形象直白樸素。畫家作為創造者——這是那個時代形成的一種新的自我表現形式。
不放過每個細節
弗蘭德斯畫家凡‧戴克(Anton van Dyck,1599-1641)創作這幅自畫像時才20歲。看得出他在努力展示自己的尊嚴。在藝術史學家看來,自畫像是各個時代風貌的體現。1632年開始擔任英國國王查理一世宮廷畫師的凡‧戴克,更像一個貴族,而非平民。他被視為傑出的肖像畫家。
現實主義眼光
沒有一個畫家像倫勃朗(Rembrandt,1606-1669)這樣喜歡畫自畫像。他不僅有每個年齡段的自畫像,而且不斷變換角色,從畫家到聖徒。倫勃朗在自畫的過程中研讀衰老的軌跡。這些畫像都是他人訂制的,在藝術品市場上十分搶手。
浪漫主義先驅
德國畫家弗里德里希 (Caspar David Friedrich,1774-1840) 不是一個肖像畫家,而是以其浪漫主義的風景畫著稱。在他為數不多的幾幅自畫像中,可以看出他很注重突出自己的特點——咄咄逼人的目光、茂盛的絡腮鬍和身體姿態,弗里德里希要展現的是一個充滿自信的個體。
面孔作標籤
波普藝術家安迪‧沃霍爾 (Andy Warhol, 1928-1987)有很多自畫像。同倫勃朗一樣,沃霍爾的首要目的並不是繪制一幅逼真的畫像,而是把自己包裝成某個角色。他和倫勃朗有一個共同點:他們的自畫像成為了各自最著名的標籤。
不再是我
英國藝術家培根 (Francis Bacon, 1909-1992)的自畫像上,是痛苦扭曲的面孔。1956年培根首次創作自畫像,靈感來自於荷蘭畫家梵高(Vincent van Gogh)。這些自畫像似乎已經不是人臉,而是惡魔般的鬼魅。
女權主義視角
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的藝術創作只有一個主題——自我,通過各種不同的姿態和角色:電影明星、小丑、夢露、雌雄同體或暴力受害者。她的自我演繹圍繞的中心問題是:這個社會對女性的認知有多少是來自傳統的刻板概念?
以諷刺為理念
基彭伯格(Martin Kippenberger 1953-1997)在1980年底被視為藝術天才。他的部分是由一位海報畫家完成的自畫像系列,或把他描繪為一個被施暴的少年,或是一個肥胖的軀體。基彭伯格的自畫像是看不到臉的,這也表現了繪畫藝術的侷限。
政治化的自我
通過社群網站的全球傳播,艾未未的自拍已成了一種經典。這位目前生活在柏林的中國異議人士用手機記錄下了他生活中的重要時刻。他的自拍有針對性、有效地傳達了政治訊息。如圖中展示中國政府發還他的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