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学的是俾斯麦
2007年2月26日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的经济发展让大部分中国人脱离了绝对贫困线,这是世界银行也给予肯定的成绩。但是,中国目前也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富人的财富增长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中国的经济改革开放也意味着原来的社会主义时代单位承担职工所有社会保障责任时代的结束,取而代之的是交费制的社会保险制度。
这一保险制度才是真正的“初级阶段”,它既没有传统,也缺乏财政的基础。只有一半的城市人口能指望从新的社会保险系统中拿到自己的养老金,而从来就没有纳入基本社会保障体系的农村人口现在也同样被排除在这一哪怕是还非常脆弱的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在医疗健康领域,国家基本上完全撒手不管了,医院必须完全靠自己挣钱,这就造成了医生为病人乱开药多开药开贵药的做法,即使是那些目前有医疗保险的人,也常常是在生病时自己掏腰包支付一半的费用。
中国目前的困境是,一方面要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和制造新的工作机会,否则就无法解决不断出现的社会危机,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趋向贫困化,他们形成了巨大的潜在就业需求大军。专家估计,未来20年内,中国有至少三亿农村人口需要到工业和服务业就业。在市场和社会保障中寻找平衡是中国执政者面临的巨大考验。
在建设社会保障立法和制度上,中国广泛向西方工业国家取经。中国政府不断派代表团到德国、斯堪的那维亚国家和东欧国家,学习那里的建设社会保障体制的经验。那种破坏环境、浪费资源、分化社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显然是“胡温新政”纠偏的重点,而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不仅在字面上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看上去接近,在思路和经验上也对中国颇具有启发性。
不过,艾哈特的“社会市场经济”所强调的在市场原则与社会原则间寻找平衡的原则是在民主自由的政治制度框架下实现的,而在威权统治的中国,十九世纪的德意志帝国宰相俾斯麦的将贵族威权统治与进步的社会政策相结合的做法似乎更符合中国人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