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展开常态化核酸检验 恐致防疫疲态

2022年5月27日

中国通报新冠病毒确诊人数虽降,官方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现在决定在多地实施“常态化核酸检测”手段。但有专家分析,奥密克戎(omicron)隐匿性强,还会出现变异,这会让防疫效果打折扣。

https://p.dw.com/p/4BvTQ
China Shanghai | leichte Lockerungen in COVID-Lockdown
中国多地实施“常态化检测”,上海居民在核酸采样点排队等待。图像来源: ALY SONG/REUTERS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卫健委週四(5月26日)通报新冠病毒确诊新增444例,疫情难以符合中国“动态清零”的目标,官方决定在多地实施“常态化检测”手段。同时仍传出零星社区封闭管理的消息。

中国卫健委27日通报,中国26日新增确诊102例,其中本土病例80例,以上海45例最多,依序是北京22例、天津7例等。

天津市宣布自27日晚间7时起,全天津居民在当时居住地保持原地相对静止,根据各区防控指挥部的统筹部署和街道(镇)、社区(村)的组织安排,有序到指定地点及时主动配合进行核酸检测。在核酸结果出来前要继续保持静止。

落实动态清零

为了防止疫情生变,以及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其他地区陆续公布常态化核酸检测的实施办法和检测频率。

河南省要求全省居民及在河南人员,每48小时要实施一次核酸检测;在浙江杭州,已经布局1万个核酸采样点,并要求居民每72小时检测一次;安徽合肥要求全市居民每5天一次核酸检测。甚至也有地区实施男女分采。

China - COVID-Einschränkungen in Peking
北京民众排队等待核酸检验。图像来源: Alessandro Diviggiano/REUTERS

中国国家卫健委主任马晓伟曾在5月16日撰文,探讨中国完善常态化检测机制的系列布局。文章中提到,为了方便民众核酸检测,省会和千万级人口以上城市必须要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另外,每週定期检测,重点人群加大检测频率。进一步提升核酸检测能力,以可移动检测力量为重点,加强公共检测实验室、城市检测基地、第三方实验室建设。

中国国家医保局有关司负责人接受了《央视新闻》访问,称当局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目的是要及时发现新冠肺炎病毒传染源、迅速锁定管控目标、有效切断传播途径,是落实“动态清零”总方针的有效手段。但常态化核酸检测费用将由各地政府承担。

防疫效益

中央社报道,中国实施常态化核酸检测将带来双重考验,一方面是核酸检测的能力,在长期高强度抗疫下,防疫人员或民众都可能出现疲态。另一方面,急剧增加的检测费用可能会拖垮财政。

台湾疫苗产业协会理事长何美乡接受中央社采訪提到,频繁核酸检测确实能够减缓疫情传播速度,但病毒已经进入社区的情况下,难以清除疫情。尤其奥密克戎(omicron)病毒株隐匿性强。何美乡强调,“从宏观角度来看,病毒是清不掉的”。

何美乡说,若不是为了等待更有效的药物或疫苗问世,核酸检测会没完没了,因为病毒不可能清零。更何况奥密克戎病毒株还会变异,不会完全消失。

中国式共存

《环球时报》前主编胡锡进5月24日在社群平台上发表评论,直言“如果常态化核酸能代替封城,岂有不支持之理?”胡锡进还重申官方说法,认为若病毒共存在中国行不通,常态化核酸检测会是最佳选择。

另外香港媒体指出,“中国式的共存路线”不同于躺平式的“与病毒共存”,也异于过去动辄封城的“休克疗法”。从目前中国疫情防控机制的布局来看,已经在结合自身国情和实践,寄托于常态化核酸检测。

港台媒体分析称,在“中国式防疫”的背后,需要全民高度配合并搭配“健康码”等科技监控,并非每个国家都可复制的经验。

(综合报道)

© 2022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