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欧洲:缺乏信任的伙伴
2012年11月30日(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过去30年的经济腾飞令人叹为观止。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如今已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以及世界出口冠军。欧洲从中国的经济奇迹中受益匪浅。目前,欧盟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尤其是德中经济关系谱写了成功的历史。1972年,德国企业对华出口额仅为2.7亿美元,2011年则达到近650亿美元。
这些数字凸显了本周三晚(2011年11月28日)拉开帷幕的"汉堡峰会"的重要性。位于德国北部的港口城市汉堡座落着约400家中国公司。至本周五,来自政治和经济界的高层代表将就欧中贸易关系举行讨论。汉堡峰会每两年举行一次。
不理解、不高兴
尽管中欧经济联系非常紧密,但双方关系仍然打上了互不信任的烙印。欧洲对中国企业带着鼓鼓的钱包开始采购之旅,并且首先将目光瞄准德国中小型企业感到困惑。中国则对欧洲不能解决债务问题感到失望,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OMFIF)联合主席戴维·马什(David Marsh)这样说道。
欧洲议会外交委员会主席埃尔马·布洛克(Elmar Brok)公开谈到中欧伙伴关系中的问题,并指出问题首先在于人民币被低估以及中国不平衡的竞争条件。他说,中国经济还不象欧盟那么开放。他建议中国实行自由选举,因为民主监督能够更有效地打击腐败。
在对中国提出批评时,欧洲人并不总是意见一致。美国经济学家海纳·弗拉斯贝克(Heiner Flassbeck)就表示,人民币兑美元过去几年里已经升值30%至40%,因此货币问题已成为过去。
保护知识产权取得进步
朗盛(Lanxess)总裁阿克塞尔 ·海特曼(Axel Heitmann)认为,对技术遭剽窃的抱怨也成为过去。他在"汉堡峰会"上表示,"这虽然仍然是一个挑战,但现在我们知道如何保护我们的技术。"他还说,效率在中国至关重要,这给他的化工企业带来了商机。
欧洲航空防务及航天公司(EADS)董事会主席托马斯·恩德斯(Thomas Enders)认为,欧中关系的未来在于技术合作。他预测,中国企业今后能够打破北美-欧洲在飞机制造方面的联合方阵。这位空客母公司的总裁说,"制造大型客机的门槛很高,但是,如果说哪个国家拥有资金和技术手段来赶上空客和波音,那就是中国。"
从出口主导转向技术革新
这样的表态当然受到中国科技部长万钢的充分肯定。在他的简短发言中,技术革新是出现最多的概念。他说,中国需要发展模式的变革,需要一个由革新推动的经济增长。现在依靠出口支撑的模式已经到了极限。环境遭到掠夺,贫富差距加大埋下了越来越多社会火药桶。万钢说,新的领导层希望促进消费,加强服务业。今后几年,中国将大规模投资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数量将从目前的不到3万辆增加到2020年的2百万辆。他说,这将给德国和欧洲企业带来巨大的机会。
为了实现发展模式转型,北京领导层必须接受经济增长速度降低。汉堡峰会主席,汉堡商会前主席尼克劳斯·叙斯(Nikolaus Schüs) 预测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仅为7%到8%。这将是1999年以来增长率最低的一年。
债务和欧元危机中的欧洲
在这样的背景下,欧洲出口市场崩溃将对亚洲国民经济带来灾难性影响。从欧洲经合组织刚刚传来坏消息。该组织预测欧元区将出现小幅经济衰退。
联合国贸易及发展会议(UNCTAD)专家海纳·弗拉斯贝克(Heiner Flassbeck)并不感到惊讶:"如果各方都同时减少债务,那么就会导致崩溃。"这是对德国政府的旁敲侧击。因其严格的节约政策,德国被视为对南欧的严重衰退也负有责任。弗拉斯贝克呼吁,债权国和债务国应该共同找到一个平衡点。
中国期待德国和其它债权国设法结束欧元危机。戴维·马什向德国之声表示,中国对稳定欧元非常感兴趣,但却不愿对欧元这一项目投入大量资金。总体来讲,他认为中欧伙伴关系将进入一个敏感而脆弱的时期。
作者:张丹红 翻译:乐然
责编:叶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