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抢走了美国人的饭碗?
2003年9月2日美国工商业中的贸易保护主义者和国会中的少数反华派认为美国正在面临新的“黄祸”冲击,他们认为美国6.4%的高失业率的罪魁祸首就是中国。因此,他们向布什政府施压,要求提高针对中国的关税壁垒。
“中国威胁论”并不是空穴来风
中国出口贸易的增长势头的确让美国人感到害怕。1985年以来,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持续增加,以2002年为例,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为1252亿美元,而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额为221亿美元。中国的总体经济活力也让美国人吃惊,例如,今年上半年中国虽然受到“非典”影响,工业产值仍然增长了16.2%。
目前,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来自加工业,如家电,零配件供应、纺织或电脑制造等行业。这些行业的确受到了来自中国的强有力挑战。例如,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格林斯波罗是传统的纺织业中心,在中国纺织品的冲击下,纺织厂纷纷倒闭,昔日的繁华重镇如今成了工业废墟。位于格林斯波罗的格兰诺伊特是美国最大的针织品厂,它侥幸地生存了下来,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它的救世主恰恰是中国人:格兰诺伊特把生产线搬到了中国,而昔日的格林斯波罗厂址现在只作为仓库和货物周转站。
如今,中国潮的冲击范围不再仅仅限于美国的加工业,美国银行业、软件工业和企业咨询业也渐渐感受到了中国冲击波的影响。美国加尔特纳市场调研公司预测,到2007年,中国对美国的软件服务营业额将达到270亿,是印度软件工程师目前挣到的美元的两倍。
问题不是人民币该不该升值
人民币对美元的低价汇率有利于中国的出口贸易,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1994年以来,人民币与美元挂钩,汇率始终保持在8.3:1左右,一些西方经济界人士认为这一汇率不能反应人民币的真实价值。著名的市场预测公司高盛(Goldman Sachs)认为,如果人民可以在外汇市场自由兑换,其对美元的比价应该会上升15%左右,而另外一些经济学家甚至认为这一升幅会在40%左右。不仅仅是美国人要求人民币升值,欧盟也对人民币与美元挂钩的政策持批评态度。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认为,中国如果坚持目前的货币政策,就是在实行一种“新的贸易保护主义”。
但是,人民币升值真的就是一方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吗?不但中国政府决心要顶住压力不愿将人民币升值,西方的很多经济学家也对此持怀疑态度。日本就是一个现成的例子。8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面临的最强大国际对手还不是中国,而是中国的近邻日本。1985年,日本在美国、德国和英国的压力下签定所谓的广场协定(Plaza Accord),将日元升值。80年代初期,日元在1美元兑200日元到250日元之间波动,到1987年已升值到了125日元,并于1995年达到了84日元的最高点。日元对美元升值后,日本的出口工业纷纷向海外转移;日本中央银行试图通过降息来阻止这一趋势,这一举措导致了证券市场的投机风暴,随后日本经济陷入了至今仍然没有摆脱的衰退。
如果中国屈服于美国的压力将人民币升值,中国很有可能重复日本的先例。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只有0.3%,这一超低通货膨胀率已经让经济学家感到担忧。中国的房地产已经呈过热趋势,银行的呆帐和不良贷款现象也使得中国的金融系统变得十分脆弱。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经济出现衰退也将给美国和欧洲带来负面影响。在谈论中国货冲击美国市场的同时,很多人忘了中国实际上也是西方工业国的最重要销售市场之一。中国的进口贸易增长速度实际上高于出口贸易,如果这一趋势保持下去,可能用不了几年中国就会出现贸易逆差。
另外,美国的一些大跨国公司也是中国出口贸易增长的得益者,因为中国出口贸易额的三分之二来自那些与西方跨国公司有合作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