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人搶走了美國人的飯碗?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3年9月2日

美國財長斯諾訪華的主要任務就是要說服中國將人民幣升值。目前,在美國流行的一個說法就是人民幣與美元掛鉤導致了廉價中國貨充斥美國,中國人正在搶走美國人的飯碗。著名的「經濟學家」雜誌在問「是蘇醒的巨人還是巨獸?」,美國的「新聞周刊」在談論「紅色恐怖」,「中國威脅論」的觀點幾乎每周都在英語媒體中出現。

https://p.dw.com/p/423i
中國龍的形象在有些美國人眼中成了一種威脅的象徵圖片來源: AP

美國工商業中的貿易保護主義者和國會中的少數反華派認為美國正在面臨新的「黃禍」衝擊,他們認為美國6.4%的高失業率的罪魁禍首就是中國。因此,他們向布希政府施壓,要求提高針對中國的關稅壁壘。

「中國威脅論」並不是空穴來風

中國出口貿易的增長勢頭的確讓美國人感到害怕。1985年以來,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持續增加,以2002年為例,中國對美國的出口額為1252億美元,而美國對中國的出口額為221億美元。中國的總體經濟活力也讓美國人吃驚,例如,今年上半年中國雖然受到「非典」影響,工業產值仍然增長了16.2%。

目前,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主要來自加工業,如家電,零配件供應、紡織或電腦製造等行業。這些行業的確受到了來自中國的強有力挑戰。例如,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的格林斯波羅是傳統的紡織業中心,在中國紡織品的衝擊下,紡織廠紛紛倒閉,昔日的繁華重鎮如今成了工業廢墟。位於格林斯波羅的格蘭諾伊特是美國最大的針織品廠,它儌倖地生存了下來,但是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它的救世主恰恰是中國人:格蘭諾伊特把生產線搬到了中國,而昔日的格林斯波羅廠址現在只作為倉庫和貨物周轉站。

如今,中國潮的衝擊範圍不再僅僅限於美國的加工業,美國銀行業、軟體工業和企業咨詢業也漸漸感受到了中國衝擊波的影響。美國加爾特納市場調研公司預測,到2007年,中國對美國的軟體服務營業額將達到270億,是印度軟體工程師目前掙到的美元的兩倍。

問題不是人民幣該不該升值

人民幣對美元的低價匯率有利於中國的出口貿易,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1994年以來,人民幣與美元掛鉤,匯率始終保持在8.3:1左右,一些西方經濟界人士認為這一匯率不能反應人民幣的真實價值。著名的市場預測公司高盛(Goldman Sachs)認為,如果人民可以在外匯市場自由兌換,其對美元的比價應該會上升15%左右,而另外一些經濟學家甚至認為這一升幅會在40%左右。不僅僅是美國人要求人民幣升值,歐盟也對人民幣與美元掛鉤的政策持批評態度。歐盟委員會主席普羅迪認為,中國如果堅持目前的貨幣政策,就是在實行一種「新的貿易保護主義」。

但是,人民幣升值真的就是一方解決問題的靈丹妙藥嗎?不但中國政府決心要頂住壓力不願將人民幣升值,西方的很多經濟學家也對此持懷疑態度。日本就是一個現成的例子。80年代中期,美國經濟面臨的最強大國際對手還不是中國,而是中國的近鄰日本。1985年,日本在美國、德國和英國的壓力下簽定所謂的廣場協定(Plaza Accord),將日元升值。80年代初期,日元在1美元兌200日元到250日元之間波動,到1987年已升值到了125日元,並於1995年達到了84日元的最高點。日元對美元升值後,日本的出口工業紛紛向海外轉移;日本中央銀行試圖通過降息來阻止這一趨勢,這一舉措導致了證券市場的投機風暴,隨後日本經濟陷入了至今仍然沒有擺脫的衰退。

如果中國屈服於美國的壓力將人民幣升值,中國很有可能重複日本的先例。中國的通貨膨脹率只有0.3%,這一超低通貨膨脹率已經讓經濟學家感到擔憂。中國的房地產已經呈過熱趨勢,銀行的呆帳和不良貸款現象也使得中國的金融系統變得十分脆弱。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中國經濟出現衰退也將給美國和歐洲帶來負面影響。在談論中國貨衝擊美國市場的同時,很多人忘了中國實際上也是西方工業國的最重要銷售市場之一。中國的進口貿易增長速度實際上高於出口貿易,如果這一趨勢保持下去,可能用不了幾年中國就會出現貿易逆差。

另外,美國的一些大跨國公司也是中國出口貿易增長的得益者,因為中國出口貿易額的三分之二來自那些與西方跨國公司有合作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