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世界环境日:土地沙漠化日益严重

2006年6月5日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联合国发出了人为沙漠化现象对环境危害日益加重的警告。中国国务院新闻办也在此间发表的《中国环境保护(1996—2005)》白皮书中指出,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集中出现,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https://p.dw.com/p/8ZjG
利比亚荒漠图像来源: dpa

联合国环境项目负责人Shafqat Kakakhel周一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介绍项目研究工作时说:“沙漠早已不再是荒无人烟的无人区,相反,越来越受到现代社会发展的压力。”

全球大约有四分之一的面积——3370万平方公里的地区属于沙漠,生活在那里的居民人数多达5亿人。联合国将2006年称为“沙漠一年”,并于6月5日世界环境日这一天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举办了官方庆祝仪式。

联合国环境报告指出,不断有居民迁入尚处于扩展状态中的大片沙漠地带,给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用水增加以及农业开发导致沙漠宝贵的水资源的枯竭,土地盐碱化程度也进一步加大。这一现象在美国亚利桑那州以及阿拉伯国家的沙漠地区多有发生。

据研究者预测,一些沙漠面积占主要国土的发展中国家,如乍得、尼日尔、伊拉克或者叙利亚,未来50年后将出现水资源危机。沙漠边缘地带或者所谓的沙漠“绿洲”尤其前景堪忧。

专家认为,这些国家所面临的另一个严峻问题是,气候变化将在沙漠区域反映得尤为明显。主要表现在:原本稀少的降雨量更将下降五分之一,中间气温将在本世纪上升7摄氏度。

参加撰写联合国这份环境报告的作者之一——英国地理学家安德烈·瓦热恩认为,“随着沙漠的毁坏,人类将失去一批与自身生死存亡紧密相关的沙漠物种。”例如,一些沙漠植物的药用价值至今都未被充分挖掘,假如能够培育出适应沙漠环境的新的农作物,无疑将为解决非洲贫困国家的粮食问题开辟新的思路。

6月5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了《中国的环境保护》白皮书,系统介绍了过去10年间中国的环保工作,同时指出,中国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也在第35个世界环境日前夕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中国防沙治沙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土地荒漠化、沙化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据中央气象台介绍:截至5月24日,今年中国北方共出现了17次沙尘天气过程,可能是近7年来沙尘天气的第二个严重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