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尔周日访华看点何在?
2014年7月3日(德国之声中文网)德国之声:默克尔上次出访中国的主题以经济方面考虑为主。您觉得,她此次出行的主题会是哪些?
刘立群:我觉得还是经济问题,中德经贸问题是主要议题。而且最近有一些新情况,比如谈判中的中国和欧洲的双边投资协定谈判 。更远一些还有中欧自由贸易协定,这个谈判现在也逐步提上议程,毕竟双方都有这个愿望。目前世贸组织多边协定谈判陷入僵局,欧美、美国和亚太的自贸谈判都在进行,中国在这个领域有些被边缘化,中国希望和欧洲开始进行方面的谈判,互惠互利。谈判过程肯定不会容易,需要推动,这也是默克尔访华的考虑。
另外,知识产权保护也是每次必谈的话题,德国目前最大的优势是科技研发创新。中国对这方面的需求大,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尽管在过去若干年有所提高,还存在不足。德国对此也很关注。
默克尔这次会谈到有争议的人权问题、新闻舆论自由问题吗?还是像德国国内左翼党等批评的一样,德国政府的对华政策宗旨是"生意第一"?
默克尔有可能在公开场合比较模糊地、原则性地提一下,她不会直接在这方面批评中国政府。在非公开场合,可能稍微具体一些,但是应该也有限,这些都是老话题了。
在乌克兰危机等国际问题--包括西方在与俄罗斯有意见分歧时尝试争取中国的支持,这些话题这次也会出现吗?
乌克兰危机是个大问题,目前也没有尘埃落定。在这个方面,中国和德国观点一致--都是力求和平解决,避免乌克兰分裂。因此两国的沟通语言会多一些。德国和俄罗斯的关系,对比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有相似,但也有很大不同,具体来说就复杂了。乌克兰问题对德国是件大事,对中国来说,反而没那么重要,毕竟乌克兰离中国比较远。
再举一个最新的例子:伊拉克。伊拉克近期又重新陷入内乱,但在这个问题上,更大的主导因素是美国--这是美国2003年伊拉克战争的后遗症。当年中国、德国、俄罗斯、法国都明确警告美国 ,不要武力推翻萨达姆政权,但是小布什政府听不进去这些劝阻,造成现在的后果。对此,像中、德领导人这样的明眼人都看得很清楚。
您觉得这次默克尔访华还有哪些看点?
笼统得讲,中德合作前景很多。德国科技发达、创新能力强,而这是中国的最大短板。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直到2008年经济高速发展。从08/09年开始,中国经济离开了高速发展阶段,开始中高速发展。高速发展阶段的主要动力是"人口红利"--每年一千万新的劳动力进入劳动市场,拉动经济。最近几年进入市场的劳动力大大减少。中国未来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投资和创新,在这方面中国可以向德国借鉴学习,双方合作互利共赢。这也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每次两国领导人互访,都会推动此事。
刘立群教授曾任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目前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执教。
采访记者:万方
责编: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