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看德国大选
2013年8月22日(德国之声中文网)今年9月22日德国将举行四年一度的大选。现在大街小巷,大选的宣传海报随处可见,各大媒体也进行了铺天盖地的跟踪报道。对于大选,和德国经贸往来甚密的中国媒体却没有对于美国大选的那股"热乎劲",默克尔此次的主要竞选对手--社民党的施泰因布吕克,也鲜为中国民众所知。
"美国人比较理想主义,提出了很多竞选口号,而德国人在这方面相对务实。从新闻角度上,报道起来少了些戏剧性",新华社驻柏林分社社长班玮在解释德国大选类话题在中国热度不高时说。他同时表示,德国大选对于内政议论得比较多, "中国老百姓更关心的是和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事",德中关系才是报道的重点。
大选预测
尽管近来的德国民意调查显示,默克尔以及她领导的基民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总理宝座也并非已是囊中之物,德国媒体在报道时也大多避免了"胜券在握"、"十拿九稳"等用词。毕竟在选举前就已经得知结果并非德国特色。
针对可能的大选结果,班玮表示不做这个判断,也不会做主动预测类型的报道。"我们进行的是针对民调结果等时事内容的客观报道,会摆出几种可能的结果。"
前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的研究员、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教授刘立群对德国之声表示,下个月的大选没有太大悬念,无论是从党派还是个人角度来看,这位德国女总理的优势都比较明显。"无论从人气、形象、表现哪方面看,施泰因布吕克和默克尔的差距都非常大。"
近年来走下坡路的自民党目前处境比较尴尬,很多人担心该党跨不过5%的这个进入议会的门槛。对此刘立群教授表示,据他判断,黑黄联盟(基民盟和自民党)连任的可能性在九成左右。"我和几个专家聊过这个问题,大家都认为自民党过关的问题不大。"
完美的默克尔?
"在德国国内政治斗争中,默克尔具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她能够很好地把握意见分歧焦点,或用适当的方案,或用她自己的"气场",让反对者自觉地收声,最后服从大局,听取默克尔提出的"共识"意见。"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赵晨在其官方网站上这样评价默克尔。
刘立群对于默克尔的赞许则更加直白。"自欧债危机以来,默克尔的表现可谓是可圈可点。在欧洲经济不景气、民众信心受挫的大背景下,默克尔执政下的德国失业率低、通胀率低,因而她(在德国)的人气非常高。"不过他也表示,近来的美国NSA监听丑闻给默克尔的公众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今年3、4月份时,我曾说过:如果没有意外,默克尔连任十拿九稳,结果NSA的意外真的就发生了"。刘立群称,此事涉及德美关系和德国国土安全,默克尔不会真的和美国翻脸,而是谨慎地表态,尽量低调处理。内阁各部长们则对此事打起了"太极"。尽管如此,"此事不会改变大选整体格局",这位德国外交专业的教授说。
中国帮了大忙?
尽管对于德国内政的兴趣有限,中国民众对于这位女总理可是相当熟悉。2007年9月,默克尔在柏林接见了达赖喇嘛,这导致了德中外交关系的紧张升级。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也未见默克尔的身影。《人民日报》等官媒撰文称,默克尔上台后改变了施罗德时期的对话友好政策,对中国抱有"固执和偏见",导致了中德关系转冷。
不过默克尔是公认的"实用主义者",随着德中经贸领域往来的不断增加,两国的外交关系也逐渐由冷转热,有关默克尔的媒体报道也越来越正面。
"一般老百姓对默克尔的印象都比较好,近几年关于她低调节俭的报道很多",刘立群在这里举例默克尔2010年访华时不住豪华总统套房、捡起掉地上的自助餐面包的报道。另外,中国近几年出版了好几本有关默克尔的书籍,刘立群估计,大选结束后还会有相关的再版或者新书面市。
"其实,中国帮了默克尔一个大忙",刘立群告诉记者。他认为,中国从德国的大量进口拉动了德国经济。经济是基础,因而中德两国现在的合作模式也将保持下去。
假设前提下的摩擦
德国民调显示,目前没有任何一个政党可以单独取得超过半数的议席,因而下届政府还将是联合执政。无论专家还是媒体,人们普遍认为如果黑黄联盟连任,中德关系应该不会发生大的变动。但如果是黑红大联盟、红绿联盟、黑绿联盟呢?
新华社驻柏林的班玮表示,无论如何组合,中德关系都将会保持目前的发展势头。"中德关系很成熟,哪个党派当选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刘立群教授则谈到了红绿联盟下有可能发生的"微妙变化和摩擦"。这仅仅是低概率的假设,但这样的组合"会比黑黄联盟问题多一些"。他表示,绿党对中国人权问题的批评比较严厉也比较多,摩擦的可能性也比较大,"不过都不会走得太远"。
作者:万方
责编:达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