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历史的不同后果
2013年8月18日(德国之声中文网)台湾和香港都经历长时间殖民,同样有着久远的中华文化、得益于殖民主义引入的现代制度,亦受到崛起中的中国进逼和控制。台湾的本土意识(作为台湾人)推动了1980年代民主化,而民主化倒过来又加速政治体制本土化,两者相辅相成。为什么香港这边不一样?香港《明报》刊发袁玮熙、何雪莹对台湾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吴睿人的访问。
吴睿人指出,台湾岛屿长期位处不同殖民帝国的边缘,受强权压迫,从日本殖民时代到战后国民党政权一直如是,令"台湾人"渐成一股抵抗强权的力量。台湾这种本土,很早就是一种与中国割裂、以台湾为共同体的论述。他说,"跟香港不一样,台湾从来没有发展出很强的中国民族主义"。日战时期,台湾民族主义是在中国抛弃和日本殖民下为了自救产生的。
访问者认为,英国人殖民香港时实行"善治",对本土文化尽量放手不管,相对自由地容许多元本土的生成。香港人身分走向政治化是相当新近的现象,这种身分认同是在一方面英国离开香港、另一方面中共以国族作为统治手段底下逼迫出来的。吴睿人说,普世和本土其实并非水火不容,香港要发展一套有道德承担同时有现实面向的本土论述,当务之急是理顺它们的关系。他说,"如果中共在香港大量移民,就会把香港变成第二个巴勒斯坦,非常激烈","把香港中国化,这只会激起更激烈的香港本土主义。现在已经这么多摩擦,不就是二二八前的状况吗?"
殖民历史的屈辱后遗症
8月15日,印度人举行活动纪念印度独立日。下个月,中国人也将纪念 "九一八"国耻日,随后将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波士顿大学国际关系助理教授曼贾里•查特吉•米勒(Manjari Chatterjee Miller)在《纽约时报》撰文指出,这些纪念日让我们记起,这些国家不单单是未来的超级大国,更是曾遭受创伤的强大民族。这些创伤的过去定义了他们今天的身份,在他们感知外部世界的方式上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米勒指出,尽管两国经历的历史迥异--在印度是持续不断的殖民统治,在中国是步步蚕食的外国控制--两国历史教科书对历史的认识却有相似之处。两个富饶而辉煌的文明国家蒙受屈辱,国格沦丧,它们丢失了国土,国界被重新划定,人民被迫忍受野蛮的暴行和苦难。重划边界遗留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例子。对于它们认为是因殖民统治而"失落"的领土,中国和印度的固执立场广为人知。不过在殖民时期以前,两国的统治者对主权却有十分灵活的观念。
米勒说,对这两国的任何一个,殖民主义历史都无法简洁地加以概括。英国在印度的专权统治确实产生了一些看得见的好处,比如这个国家的铁路系统。但不久前,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Manmohan Singh)斗胆提及了这一点,却遭到了印度媒体的口诛笔伐。而冷静的历史学家会指出,中国现政府主张其疆界继承自清王朝,但这些中国最后的帝王并非汉人--他们是满族殖民者。
日本侵华与中共颠覆政权
对于中国的抗日战争,毛泽东一直让人民相信中共是是抗日的主力。政治学者苏赓哲认为这十分诡异。他在本周在温哥华《星岛日报》撰文说,新近整理的材料可以进一步证实毛泽东对日军侵华真诚的谢意。
苏赓哲说,毛泽东在会见日本社会党议员黑田寿男、会见社会党委员长佐佐木更三等时,以及其他场合,都曾感谢日本,甚至遗憾日军太早投降。他说:"'和平民主新阶段'是为了争取时间,准备夺取政权。日本投降早了点,再有一年,我们就会准备得更好一些。"(《学习数据》(1957至1961,北京清华大学,页260)河南人民出版社1966年出版的《庐山会议实录》,则记载着毛泽东所说:"一些同志认为日本占地愈少愈好,后来才统一认识:让日本多占地才是爱国,否则变成爱蒋介石的国了。"
苏赓哲说,对南京大屠杀发掘出很多史料的张纯如女士生前到访多伦多,他曾出示一册山东教育出版社的《中国历史大事纪年》,书中以编年形式记载从远古到中共建政为止的历史大事,却没有南京大屠杀这回事。在大屠杀发生期间,它记载的是中共中央举行政治局会议,王明在会上作了甚么报告等。这显示中共所施行的教育是党高于国,党比国重要。
苏赓哲披露说,他在撰写《郁达夫研究》时,对潘汉年发生很大兴趣。潘本来只是创造社藉藉无名的小伙记,投身中共后,很短时间就成为中共文艺界负责人之一,更传奇的是他进一步又成为中共情报头子之一,在抗战期间,以向日本提供国民政府的情报,成为日本岩井机关的合作人。苏赓哲说,潘汉年资料陆续曝光,也旁证了中共勾结日本颠覆本国政府的真相。
摘编:张平
责编:谢菲
[摘编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