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截然不同的德国总理

2013年12月17日

12月18日是勃兰特诞辰100周年,施密特也将于12月23日迎来起95岁大寿。这两名社民党总理虽然截然不同,但却各尽其责,分别是其任期的不二人选。

https://p.dw.com/p/1AbZP
Willy Brandt und Helmut Schmidt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国之声中文网)政治家一定要有激情才能把工作做好吗?"当然不需要",德国前总理施密特(Helmut Schmidt)近日在接受一名电视记者采访时说:"只需要决心和香烟",典型的施密特说话方式--言简意赅。

烟瘾极大的施密特在1974至1982年就任联邦总理期间确实从未表现出激情四射的一面。也许这正是施密特和其前任勃兰特最大的不同之处:施密特受到广泛的尊敬与称道,而勃兰特(Willy Brandt)一方面受到不少人的蔑视,痛斥他是"流亡者"和"亲共分子", 而热爱勃兰特的人显然更多。1969年,他成为德国第一位社民党籍总理,而早在此之前,许多人已将其视为"德国的肯尼迪":年轻、睿智、广受欢迎。

从一开始,勃兰特就以其充满魅力、引人入胜的演说为自己树立起了良好的形象,历史学家和记者赛茨(Norbert Seitz)如是说:"不论是离开总理宝座还是1987年卸下社民党主席一职,他告别的方式都让人感动不已。"1972年,当反对党欲以建设性不信任投票迫使他下台时,上千民众走上街头表示抗议,许多工人甚至罢工。数百万在电视机前观看投票结果的观众祈祷他们的总理能够继续任职。"而施密特广受欢迎则源自人们对他的认可和尊敬,尤其是他果断的决策能力和临危不惧的勇气。" 赛茨继续介绍说。

100 Jahre Willy Brandt 1961 Boppard
1961年被民众簇拥的勃兰特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Hilde u. Karl Heinz Hock

流亡者和德军士兵

两名社民党总理工作作风截然不同,两人的关系也曾异常复杂。他们是竞争关系,有时甚至也是对手。施密特"冷面"果敢,勃兰特虽和气讨喜、但遇事却常常犹豫不决,两人不同的从政风格经常会造成激烈的分歧。施密特多次公开批评勃兰特所谓的领导弱点。但他们真的是敌人吗?

SPD Wahlkampf 1976
1976年社民党在竞选活动中拉选票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Dieter Klar

记者霍夫曼(Gunter Hofmann)曾写过一本关于两位前总理的书,他对上述说法表示怀疑:恰恰相反,施密特一直努力成为勃兰特的朋友,两人之间数十年的通信也不难看出这点。"施密特在信中的字里行间透露出希望获得年纪稍长的勃兰特的认可,而勃兰特却最终没有完全让其如愿以偿。也许施密特对他来说实在不是同类人。"

两人虽仅相差5岁,但是有时5年就是完全不同的一代。年纪稍长的勃兰特从政之初就加入了反对希特勒政府的阵营,纳粹时期的他在挪威流亡。施密特则在二战期间应征入伍,成为德军士兵,之后主要在东线担任军官。后来,他为自己随大流的服从行为而倍感懊悔。"施密特为自己在这点上没有勃兰特的远见而痛苦不已。" 作者霍夫曼补充说。作为政治家,施密特也尽力履行自己的职责:他恪守纪律、通宵达旦阅读成堆文件、时刻准备着做出快速而果断的决定。勃兰特则被视为温顺随和,经常临时作出决定,但有时也表现出懦弱的一面。

"敢于推行更多民主"--雄心勃勃的勃兰特

这两名伟大的政治家在早期政治生涯中受到哪些事件的影响? 影响勃兰特的主要事件是柏林墙的修建,1961年柏林墙修筑之时,他正担任西柏林市长。当时的具体行动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到准确的措辞。勃兰特找到了,这也成为他之后总理任期的施政方针。接近民主德国和华沙条约国是其"新的东方政策"。该政策是勃兰特执政时期的重要内容,让人至今记忆犹新。勃兰特与前苏共总书记勃列日涅夫(Leonid Breschnew)会面,并与东欧部分国家签订《东方条约》。1970年,勃兰特访问华沙之际双膝跪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此举被传为佳话。至于这是否是勃兰特当时的突发之举,人们至今仍无从而知。勃兰特一直抱有促进欧洲和平的愿望。"我们的人民希望做友好的邻居,表里如一",这句话早已出现在1969年10月他公开的第一份政府声明中。他的另一项原则是"我们要敢于推行更多民主",他用此言向德国民众表明:他提倡要建立更公开、更自由的社会是认真的。

70 Jahre Aufstand im Warschauer Ghetto Kniefall Willy Brandt
1970年,勃兰特访问华沙之际双膝跪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犹豫不决的勃兰特

但是这位受人爱戴的总理也有经常遭人非议的另一面:"我时而会因为感冒而躺上几天,这也是一种精疲力尽的表现"--这是勃兰特对自己在总理任期最后阶段的状态的描写。其他人直言不讳地指出,勃兰特得了忧郁症,卧床不起,无法果断做出任何决定。

施密特:行动者和领导者

施密特很早就要经受危机的考验:1962年当汉堡被洪水淹没时,他是该市负责内政事务的政府委员。年轻的施密特临危不乱。他利用自己与联邦国防军和北约的关系火速调来援兵和救援物资,这其实是德国宪法禁止的做法。"他们早已乱成一团,正需要一个能够指挥大局的人",他在回忆自己当时的角色时说道。

100 Jahre Willy Brandt 1977
1977年坐在办公桌前的施密特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Heinrich Sanden

担任总理一职,需要施密特展示其行动者一面:勃兰特政府第一年改革的热情很快淡去。1973年"石油价格暴涨"引发世界经济危机。1974年,施密特替代了因为间谍事件而辞职的勃兰特,却面临成堆的问题。1977年秋,恐怖组织红军派(RAF)进行的一系列袭击、谋杀和挟持飞机活动让德国民众提心吊胆。又是施密特展示其危机中领导者才华的时候了。"联邦德国正在经历一个去芜存菁的过程,红军派仅是极其混乱关系中的极端表现,"记者霍夫曼如此描述德国的多事之秋。勃兰特始终意识到并部分支持的新兴公民自发行动、环境与和平运动,对施密特来说始终都是陌生的话题。在结束其总理任期后,施密特在社民党中近乎孤立无援:压倒性多数的社民党议员投票反对其在北约双重协议的框架下在德国部署新型美国导弹的计划。

固有形象的背后

.雷厉风行的施密特,犹豫不决的勃兰特:作家霍夫曼认为这些描述都是两人故意在公开场合树立的固有形象。"勃兰特在某些事情上也有其强硬和务实的一面,施密特在许多问题上也踌躇不决,尽管他不愿意暴露这一点。"人们忽视了勃兰特的许多决定,特别是在社民党党内。"人们之后常常为他树立了比其本人更加高大的形象。他对很多人来说就是偶像,而施密特却并非如此。"

Statue von Willy Brandt
社民党柏林中心内的勃兰特雕像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ZB

作者:Jeanette Seiffert 编译:安静

责编: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