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截然不同的德國總理

2013年12月17日

12月18日是布蘭特誕辰100周年,施密特也將於12月23日迎來起95歲大壽。這兩名社民黨總理雖然截然不同,但卻各盡其責,分別是其任期的不二人選。

https://p.dw.com/p/1AbZP
Willy Brandt und Helmut Schmidt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政治家一定要有激情才能把工作做好嗎?"當然不需要",德國前總理施密特(Helmut Schmidt)近日在接受一名電視記者採訪時說:"只需要決心和香煙",典型的施密特說話方式--言簡意賅。

煙癮極大的施密特在1974至1982年就任聯邦總理期間確實從未表現出激情四射的一面。也許這正是施密特和其前任布蘭特最大的不同之處:施密特受到廣泛的尊敬與稱道,而布蘭特(Willy Brandt)一方面受到不少人的蔑視,痛斥他是"流亡者"和"親共分子", 而熱愛布蘭特的人顯然更多。1969年,他成為德國第一位社民黨籍總理,而早在此之前,許多人已將其視為"德國的甘迺迪":年輕、睿智、廣受歡迎。

從一開始,布蘭特就以其充滿魅力、引人入勝的演說為自己樹立起了良好的形象,歷史學家和記者賽茨(Norbert Seitz)如是說:"不論是離開總理寶座還是1987年卸下社民黨主席一職,他告別的方式都讓人感動不已。"1972年,當反對黨欲以建設性不信任投票迫使他下台時,上千民眾走上街頭表示抗議,許多工人甚至罷工。數百萬在電視機前觀看投票結果的觀眾祈禱他們的總理能夠繼續任職。"而施密特廣受歡迎則源自人們對他的認可和尊敬,尤其是他果斷的決策能力和臨危不懼的勇氣。" 賽茨繼續介紹說。

100 Jahre Willy Brandt 1961 Boppard
1961年被民眾簇擁的布蘭特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Hilde u. Karl Heinz Hock

流亡者和德軍士兵

兩名社民黨總理工作作風截然不同,兩人的關係也曾異常複雜。他們是競爭關係,有時甚至也是對手。施密特"冷面"果敢,布蘭特雖和氣討喜、但遇事卻常常猶豫不決,兩人不同的從政風格經常會造成激烈的分歧。施密特多次公開批評布蘭特所謂的領導弱點。但他們真的是敵人嗎?

SPD Wahlkampf 1976
1976年社民黨在競選活動中拉選票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ieter Klar

記者霍夫曼(Gunter Hofmann)曾寫過一本關於兩位前總理的書,他對上述說法表示懷疑:恰恰相反,施密特一直努力成為布蘭特的朋友,兩人之間數十年的通信也不難看出這點。"施密特在信中的字裡行間透露出希望獲得年紀稍長的布蘭特的認可,而布蘭特卻最終沒有完全讓其如願以償。也許施密特對他來說實在不是同類人。"

兩人雖僅相差5歲,但是有時5年就是完全不同的一代。年紀稍長的布蘭特從政之初就加入了反對希特勒政府的陣營,納粹時期的他在挪威流亡。施密特則在二戰期間應徵入伍,成為德軍士兵,之後主要在東線擔任軍官。後來,他為自己隨大流的服從行為而倍感懊悔。"施密特為自己在這點上沒有布蘭特的遠見而痛苦不已。" 作者霍夫曼補充說。作為政治家,施密特也盡力履行自己的職責:他恪守紀律、通宵達旦閱讀成堆文件、時刻準備著做出快速而果斷的決定。布蘭特則被視為溫順隨和,經常臨時作出決定,但有時也表現出懦弱的一面。

"敢於推行更多民主"--雄心勃勃的布蘭特

這兩名偉大的政治家在早期政治生涯中受到哪些事件的影響? 影響布蘭特的主要事件是柏林牆的修建,1961年柏林牆修築之時,他正擔任西柏林市長。當時的具體行動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到準確的措辭。布蘭特找到了,這也成為他之後總理任期的施政方針。接近民主德國和華沙條約國是其"新的東方政策"。該政策是布蘭特執政時期的重要內容,讓人至今記憶猶新。布蘭特與前蘇共總書記勃列日涅夫(Leonid Breschnew)會面,並與東歐部分國家簽訂《東方條約》。1970年,布蘭特訪問華沙之際雙膝跪在猶太人死難者紀念碑前,此舉被傳為佳話。至於這是否是布蘭特當時的突發之舉,人們至今仍無從而知。布蘭特一直抱有促進歐洲和平的願望。"我們的人民希望做友好的鄰居,表裡如一",這句話早已出現在1969年10月他公開的第一份政府聲明中。他的另一項原則是"我們要敢於推行更多民主",他用此言向德國民眾表明:他提倡要建立更公開、更自由的社會是認真的。

70 Jahre Aufstand im Warschauer Ghetto Kniefall Willy Brandt
1970年,布蘭特訪問華沙之際雙膝跪在猶太人死難者紀念碑前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猶豫不決的布蘭特

但是這位受人愛戴的總理也有經常遭人非議的另一面:"我時而會因為感冒而躺上幾天,這也是一種精疲力盡的表現"--這是布蘭特對自己在總理任期最後階段的狀態的描寫。其他人直言不諱地指出,布蘭特得了憂鬱症,臥床不起,無法果斷做出任何決定。

施密特:行動者和領導者

施密特很早就要經受危機的考驗:1962年當漢堡被洪水淹沒時,他是該市負責內政事務的政府委員。年輕的施密特臨危不亂。他利用自己與聯邦國防軍和北約的關係火速調來援兵和救援物資,這其實是德國憲法禁止的做法。"他們早已亂成一團,正需要一個能夠指揮大局的人",他在回憶自己當時的角色時說道。

100 Jahre Willy Brandt 1977
1977年坐在辦公桌前的施密特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Heinrich Sanden

擔任總理一職,需要施密特展示其行動者一面:布蘭特政府第一年改革的熱情很快淡去。1973年"石油價格暴漲"引發世界經濟危機。1974年,施密特替代了因為間諜事件而辭職的布蘭特,卻面臨成堆的問題。1977年秋,恐怖組織紅軍派(RAF)進行的一系列襲擊、謀殺和挾持飛機活動讓德國民眾提心吊膽。又是施密特展示其危機中領導者才華的時候了。"聯邦德國正在經歷一個去蕪存菁的過程,紅軍派僅是極其混亂關係中的極端表現,"記者霍夫曼如此描述德國的多事之秋。布蘭特始終意識到並部分支持的新興公民自發行動、環境與和平運動,對施密特來說始終都是陌生的話題。在結束其總理任期後,施密特在社民黨中近乎孤立無援:壓倒性多數的社民黨議員投票反對其在北約雙重協議的框架下在德國部署新型美國導彈的計劃。

固有形象的背後

.雷厲風行的施密特,猶豫不決的布蘭特:作家霍夫曼認為這些描述都是兩人故意在公開場合樹立的固有形象。"布蘭特在某些事情上也有其強硬和務實的一面,施密特在許多問題上也躊躇不決,儘管他不願意暴露這一點。"人們忽視了布蘭特的許多決定,特別是在社民黨黨內。"人們之後常常為他樹立了比其本人更加高大的形象。他對很多人來說就是偶像,而施密特卻並非如此。"

Statue von Willy Brandt
社民黨柏林中心內的布蘭特雕像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ZB

作者:Jeanette Seiffert 編譯:安靜

責編: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