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挂帅的中国石油价格
2006年4月3日广告
“专家们认为最近的提价还不够,许多人早就要求北京使能源价格适应市场经济标准。能源价格至今仍然由共产党政府确定,人为控制在低价范围内。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师唐敏说,中国的油价接近国际油价是件好事。他提醒中国应继续提高价格,建立反映供需关系的灵活价格体系。
最近这次调价大大低于他的期望值,无法真正减轻交通和环境负担。中国有一百多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世界上空气污染最严重的二十个大城市中,16个在中国。由于经济持续增长,中国不得不越来越多地购买能源,到处寻找新的能源基地。尽管能源需求很大,北京出自政治原因,压低能源价格。
但是,这种使有汽车的人和加工工业高兴的事成了炼油厂的负担。2005年,因为必须以低价格出售成品油,中国石化的炼油厂和汽油销售共亏损198亿元人民币。所以中国的石油康采恩宁可以高价位的市场价格把汽油销往国外,从而导致了去年沿海地区出现汽油短缺的状况。”
中国的石油紧缺使中国在伊朗核问题上陷入了保障本国能源供应与承担国际义务相矛盾的两难境地。法兰克福汇报就此写道:
“伊朗现在已是中国最大的石油供应国,中国11%的石油进口来自伊朗,中国认为与伊朗合作大有前途。伊朗以优惠的条件吸引中国企业参加伊朗的油气开发,中国现在已与伊朗签订了价值七百万美元的天然气供应合同。
今后五年内,如果中国经济按计划平均增长8%的话,保障能源供应极为重要。中国不想搞坏与伊朗领导人的关系,但也不能在核问题上无限支持德黑兰。中国政府知道,伊朗新领导人在玩一场危险的游戏。北京希望中东和平,中国外交官们在非正式谈话中都强调中国不愿看到伊朗研制核武器,但在此问题上,北京愿意走到哪一步,还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北京领导人意识到,他们需要美国,也想与欧洲建立良好关系。出自这个原因,看来北京不会阻止美国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