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立法送口罩? 港警丶建制派为“23条”造势
2020年3月16日(德国之声中文网)亲北京的建制派立法会议员何君尧,近日力争今夏前立法会通过《基本法》23条立法,他牵头成立的“23同盟”周日(3月15日)在全港各区设街站收集签名造势,被指以口罩做招徕。同一时间,港警正研究首次用《反恐条例》检控年初的炸弹案被捕者,有评论分析是为“恐怖主义”制造案例,为23条立法铺路。
从网上影片可见,“23同盟”街站竖起“支持23条立法,国家安全匹夫有责”标语,现场有广播呼吁民众签名支持,排队人士就一手签名,一手拿口罩。《苹果日报》引述西贡区区议员柯耀林指,其团队成员下午在港岛筲箕湾的街站,目击“23同盟”义工在桌上放了数十支酒精洗手液,说签名就可以领取,吸引近百人排队,据称现场参与者大部份是长者。
联盟成员丶香港政研会主席邓德成回应《明报》查询时解释,口罩是新界关注大联盟私人送出,“既然设街站,不如派口罩帮助一下市民”,强调不是签名支持23条就送防疫用品,“很多人签了名都没有”。
港警撑场 百万签名仅23%港人
另有网上照片显示,新界大埔街站附近有警队冲锋车戒备,防暴警在场当值,身穿防暴装的“光头警长”丶警务处机动部队警署警长刘泽基也现身街站与民众合照,未知当时是否正在执勤。亲中撑警网红“大波Man”石房有,也被拍到在北角街站撑场,吸引途人合照。
立法会议员何君尧早前召开记者会指,上月底已发动网上联署支持23条立法,20天内收到上百万个网上签名,当中23%来自香港,有约23万人;14万是内地人,其馀大部份是来自海外。
倡禁戴口罩示威丶侮辱执法者
何表示,反修例运动显示有人发动“颜色革命”,有必要立法维护国家安全,争取在今届立法会换届前完成23条立法,从而对抗“外在敌人”及“搞分裂”的人。他又指澳门的安定繁荣和23条立法有关,值得香港借鉴,形容只有四类人会反对立法:敌人丶汉奸丶同情敌人及汉奸的人,以及‘小不忍则乱大谋’的人。
同盟提倡修订2003年的23条草案,新增一系列条文,包括:禁止发放假新闻丶禁止在任何公共示威配戴口罩丶禁止在公众场所侮辱执法者丶禁止公务员参加反政府活动丶禁止在紧急情况下发动罢工等。
根据《基本法》23条,特别行政区须自行立法,禁止任何叛国丶分裂国家丶煽动叛乱丶颠覆中央人民政府及窃取国家机密的行为,禁止外国的政治性组织在香港进行政治活动,禁止香港的政治性组织与外国的政治性组织建立联系。
警方或首次用《反恐条例》提控
无独有偶,警务处长邓炳强日前接受《明报》专访时表示,今年初发生的3宗爆炸品案被捕者,行为和意图存在“恐怖主义”元素,正与律政司研究是否用《刑事条例》,还是改以《联合国(反恐怖主义措施)条例》(反恐条例)提控,两者最高刑罚均是终身监禁。若以《反恐条例》提控,将是2002年立法以来首次。
被问及会否从“本土恐怖主义”延伸前瞻国家安全立法及为有关执法规划,邓炳强称“有法就执行,无就无法执行”,警方是按目前的法例去做。
“本土恐怖主义”是近日港警挂在口边的新名词。警方3月2日在去年治安情况总结的新闻稿,指反送中运动“暴徒为表达对社会及政府不满,而选择伤害市民大众及引起社会恐慌”,首度表明香港已出现“本土恐怖主义的行为”。
分析:为“恐怖主义”制造案例
时事评论员刘锐绍对德国之声分析指,官方眼中香港形势已一步步升级走向恐怖主义,“2016年旺角暴动事件后,时任香港中联办主任张晓明说‘分离分子已出现恐怖倾向’,经过反送中运动,官方觉得有恐怖主义的‘苗头’,现在甚至有恐怖主义的‘呈现’”。
他认为警方改用《反恐条例》提控,目的是加强阻吓力,并且提高社会的紧张气氛,制造“恐怖主义”案例。配合亲中媒体舆论攻势丶建制派的街头造势,都是为23条立法铺路。
刘锐绍表示,23条是“北京长期以来的心魔”,特别在中美贸易战丶香港反送中丶新冠肺炎疫情宣传战上,越发担心外国势力利用香港进行和平演变,国安法更显得迫切。他又说,即使北京完全可以绕过23条之名,用香港现有法例落实23条之实,例如港英政府《紧急法》下的禁蒙面法,“但习近平仍然觉得这些不是国家安全法,他一天心魔未除,一天还是会不断制造气氛”。
观乎建制派的声势和林郑月娥的政治能量,刘锐绍估计本届立法会甚至林郑任内都难以立法,“但如果北京硬推23条,势必引发新一轮抗争丶比‘反送中’更激烈的冲突,这是封建模式与现代文明的碰撞,对香港来说是一个劫”。
“反送中”定性“恐怖主义”
把“反送中”定性为“恐怖主义”,源于去年8月12日国务院港澳办记者会,发言人杨光指香港“开始出现恐怖主义苗头”,必须依法打击,毫不手软丶毫不留情。到了10月,港澳办更表示修例风波已经变质成为一场“港版颜色革命”。
此后官方多次强调订立国家安全法的迫切性。去年10月31日发布的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提到香港要“建立健全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其后港澳办主任张晓明发文“解读”指,香港尚未完成23条立法,也未设立相应执行机构,是近年“港独”不断加剧的主因之一 。
去年12月习近平出席澳门回归20周年庆典致辞时,赞扬澳门坚决维护中央全面管制权,顺利完成23条和《国歌法》等立法,被视为向香港喊话。
今年初履新的中联办主任骆惠宁,1月20日在中国官媒《人民日报》刊出长文指,国家安全机制在香港“长期缺位”,外部势力无所顾忌渗透破坏,要着力补齐这个香港“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的“突出短板”。
23条--烫手山芋
1997年主权移交以来,港府尚未尽宪制责任就《基本法》23条立法。2002年9月,时任特首董建华公布23条立法草案,触动港人神经,不少人担忧立法后当局以国家安全为由打压言论和集会结社自由,2003年“七一大游行”50万人上街抗议,随后董建华宣布撤回草案并提早“脚痛下台”。此后,23条立法成为香港的敏感议题,多届政府未敢轻举妄动接下这个“烫手山芋”。
港媒去年初指政圈流传,北京视23条为特首林郑月娥本届任期的首要任务,希望趁立法会建制派有绝对优势,尽快启动23条立法,并在今年7月换届前通过。
未料去年中林郑提出《逃犯修订》条例,引爆长达9个月的“反送中”运动,令香港社会出现前所未见的撕裂,建制派在区议会选举大败,林郑月娥民望也直落谷底。林郑去年12月在北京述职时曾对记者说,港府要就立法审时度势,在好环境和条件下才能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