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拟取消男同性恋献血禁令
2013年6月30日(德国之声中文网)义务献血是个助人的好事情。德国平均每天需要1.5万位志愿献血人才能满足对血液的需求量。因此医生和援助机构珍视每一位自愿献血的人。
不过一些特定的高危人群是被禁止献血的。根据科学家的估计,这些人感染肝炎或艾滋病病原体的风险更高:其中包括吸毒者、性工作者和男同性恋。在献血之前,志愿者可以在填写表格时选择是否属于这类群体。这是个自愿选项,人们也不能核实表格填写是否属实。默斯格斯(Hartmut Mösges)医生在德国红十字会科隆献血站工作。他表示:"我们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人们会诚实填表上面。"他介绍说,每天大约有25至50位志愿者来站里献血,平均来讲这个数字要比需求量少1/3左右。
调查表格的目的是要借此填补科学技术上不能完成的空缺。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默斯格斯介绍说:"人们能够很快从捐助人的血液中鉴别出是否已受到感染。但感染与确诊结果之间仍然存在着一个最长达24小时的时间缺口。"为了填补这个缺口,减少风险,献血站必须向志愿者发出要诚实填写表格的呼吁。默斯格斯认为,至今有效的这种排除标准是合理的,他说:"我是皮肤科医师,曾经在一家大学医院工作了很长时间,当时也和这些人群有过接触。我知道,男同性恋者感染艾滋病毒的风险要远远高于非同性恋的男性。通过统计可以看到明确的数据结果。"
传递错误的消息
对德国男女同性恋者协会的马丁·法尔(Martin Pfarr)来说,这种对男同性恋的排斥分明是歧视。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他表示:"我们从很久前就要求要把男同性恋从所谓的'高危群体'中分离出来。我们必须把重点放到人们具体的高危行为上。"这涉及的问题是,人们是否进行安全性行为。"如果把一切混为一谈,虽然人们可以说,男同性恋艾滋病毒感染率更高。不过这对具体的个例和个人并不公平。"另外,通体来讲,这给社会传递了一个错误的信息。法尔说:"到目前为止传达给异性恋者的信息是:我不是男同性恋,无论我做出何种行为,我都可以去献血。这会产生不良后果。"他还表示,有一些异性恋情的男女们会进行不安全性行为,也有一些长年只有一个伴侣的男同性恋者。对献血者的排除规定是否能够得到更改,要取决于德国医学协会(BÄK)。今年6月,该协会出人预料地提出建议,对高危群体进行重新定义。德国医学协会表示,如果捐献人在一定时间内没有危险性行为就可以献血。目前尚须确定具体的时间期。欧洲议员、医生彼得·利泽(Peter Liese)认为,不允许男同性恋献血的规定不仅有失公平,也忽略了社会需求,他说:"我们缺少献血者。如果有可能在最大程度上消除危险,可能会争取到更多的血液存量,为什么我们还要冒着血液短缺的风险呢。"
他还补充说,在一些欧盟国家也可看到另外的处理方式:"一系列的国家,比如葡萄牙、瑞典和意大利已经取消了对献血人是否是男同性恋的询问。这些国家把问题的重点放在献血人是否有危险的性行为上面,这在异性恋者之间也可能会发生。"
作者:Günther Birkenstock 编译:文木
责编: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