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多向北京屈服?
2013年9月12日(德国之声中文网)南美洲国家厄瓜多尔的亚马逊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亚苏尼国家公园,可能还是无法逃避开采石油的钻井,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不仅仅是因为国际社会缺少慷慨解囊的气魄。非政府组织和环保人士认为,中国是背后的主谋。据称,中资公司向厄瓜多尔政府施加了压力,迫使该国增加石油和原材料的开采。
“厄瓜多尔总统科雷亚的决定是对国际压力的屈服”,厄瓜多尔环保组织“生态运动”(Acción Ecológica)的埃斯宾诺莎(Jorge Espinoza)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说,“但这个国际压力不是敦促拯救亚苏尼自然保护区的力量,而是来自中国。”厄瓜多尔对中国欠有巨额债务,只有通过出口石油才能偿还,这就是关键所在。
厄瓜多尔前能源部长阿克斯塔(Alberto Acosta)也认为北京要为亚苏尼自然保护区的毁灭负责。他对德国之声表示:“政府做出这一决定的原因之一毫无疑问是中国这样的国家日益增长的需求,它们对于石油、原材料和食品简直如饥似渴。”这位 “亚苏尼倡议”活动的参与创立者相信,资金的原因肯定起了重要作用:“虽然要真正开始出产石油,还得等上三四年的时间,但是这些收入来源现在就可以用作贷款的担保。”
债主中国
厄瓜多尔政府拒绝对德国之声的相关质询做出回应。然而事实是,厄瓜多尔依赖于中国的贷款和投资。该国自从2008年12月宣布延期清偿债务之后,无异于被国际资本市场所隔绝,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那里都得不到贷款。厄瓜多尔欠中国的债务总数目前已经达到大约200亿美元。
今年6月,厄瓜多尔总统科雷亚(Rafael Correa)宣布与中国达成一项历史性的巨额协议:据厄瓜多尔《商报》(El Comercio)报道,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将向厄瓜多尔炼油设备的现代化改造或更新投资125亿美元。
中国与厄瓜多尔之间的紧密合作关系始于2007年。就在这一年,科雷亚成为这个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的总统。不管是那时候,还是如今,中国一直在寻找新的原材料来源,以满足其工业发展的需求。当时,厄瓜多尔四分之三的石油产量还是出口到美国。而今天,据估计已经有至少一半的石油是输往中国了,而且还有继续增加的趋势。
卑躬屈膝的原材料供应商
巴西国家亚马逊研究院的科学家费尔希德(Philip Fearnside)指出:“中国在拉美的投资正以令人眩晕的速度激增。拉美国家在面对中国时,完全是一副低三下四的模样。”因此,对于中国来说,在整个地区继续推进这样有损环境的工程项目,是易如反掌的。
不过,人们批评的矛头也不仅仅是指向中国。环保人士指责厄瓜多尔政府意志薄弱。非政府组织“环境法中心”的阿里亚斯(Verónica Arias)讲述道:“其实原本有两个方案。方案A是不去开采那里的石油资源,让它保留在地下。然而方案B则是,如果资金不足,就要开采亚苏尼的石油来填补。”这就给其他国家提供了可乘之机。
今年8月中旬,科雷亚总统选择了方案B。欧洲方面为保护亚苏尼自然保护区所支付的资金只有1300万美元,而不是事先预期的36亿。“世界抛弃了我们”,科雷亚在一次电视讲话中这样解释他放弃自然保护区的原因。他必须同意在那里开采石油,自然保护成为泡影。
环保人士和亚苏尼的土著居民却不想就这么放弃。他们目前正在征集签名,以发起反对石油开采的全民公投。总统的议案还需要得到厄瓜多尔议会的批准,不过由于科雷亚的政党在议会拥有多数优势,因此通过的可能性很大。
作者:Clarissa Neher / Nadia Pontes 编译:雨涵
责编: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