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層設計」與集權
2013年11月19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根據中共18屆3中全會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問題的決定,中國領導層強調戰略「頂層設計」和市場的決定性作用。11月19日一期《法蘭克福匯報》一篇記者發自北京的文章指出,以建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和中央改革領導小組為標誌,中國新屆領導層至少在一點上同當年鄧小平的做法大相徑庭,那就是以「頂層設計」為口號的重返中央集權之路,而這條條道路同法治無關,因而,最終是否能走通,讓人懷疑。文章這樣寫道:
「若要理解(中共)黨內邏輯,人們就得問一問,它(全會決定)的指向到底是什麼,改革的盲點到底在哪裡。為此,人們需要回憶一下中共資本主義的起點。想當年,鄧是打破毛主義政黨機器頂層的利益集團的抵抗而實施改革的,為此,他喚起了對新利益的意識,對舊有的利益集團施加壓力。換言之,他喚醒了底層幹部們的原始利益意識,在遠景上,上層幹部們的意識形態利益根本無法與之相抗衡。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形成一種具有雙重性的官員類型:一方面是政治權勢者,一方面是經濟學意義上的企業家。就是從這種混合型結構中產生出大量市場操縱行為和濫權行為。今天,人們把這些行為統稱為『腐敗』。……
「因此,習近平的全會所制定的重新中央集權計劃首先是要讓黨重新獲得控制權,消除習自己從上任以來一再警告的爆發革命的危險。……
「然而,為粉碎預期的抵抗,全會不是首先動用法律的槓桿,而是經濟的槓桿。過去數十年裡,中國司法因其缺乏獨立性而基本無效。中共認定,市場提供了客觀和理性的標準,終能蕩滌裙帶關係泥潭。稱市場具有『決定性的』(而不是迄今所稱的『重要的』)作用,顯示出,市場不再僅僅被看成是一個起點,而是目的和標準。」
文章接著對作為專權政治集團的中共是否能實現自我控制提出質疑:
「全會決定的另一個或許是更大的盲點是,社會(公眾,大眾)在文件中並非以市場參與者的身份出現;文化也僅被視為一種商品或服務。所稱的對政治的所有監督都要由黨掌控。文件中根本不提應建設一個強調自身權利和參與的公民社會。相反,在對決定所作的一項官方解釋中,還特意強調了要對網路强化管理和審查,而國安委肯定將為此提供一個有效的基礎。……」
戴姆勒戰略
本周,德國著名康采恩戴姆勒在中國汽車市場上連續跨出兩大步:唯一一個境外梅塞德斯—賓士車發動機生產基地開工;入股北汽集團,同這個中國企業建立全面戰略合作關係。《南德意志報》「政治」欄目上的一篇署名文章指出,戴姆勒此舉意味著打破了兩項禁忌,一是,首次有一家外國汽車商被允許擁有中國汽車生產商股權;二是,戴姆勒首次在德國境外開設發動機廠。文章寫道:
「入股北汽和開設發動機廠顯示出,已成為德國昂貴豪華車最重要市場的中國將越來越有可能成為戴姆勒的第二個家鄉市場。……這不是巧合:在中國市場上的競爭中,梅塞德斯迄今不敵對手奧迪和寶馬,屈居第三位。(母公司)戴姆勒意欲迎頭趕上,—不惜採取任何手段。……隨著時間的演進,戴姆勒要變得越來越中國化,而隨著同北汽聯盟,舊有的猜測重又不脛而走:中國的某個國家基金可能會大手筆收購來自斯圖加特(戴姆勒總部所在城市)的股票,從而一舉成為戴姆勒的新的大股東。」
摘編:凝煉
責編:洪沙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