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劍為犁?—德國軍工業討論「大轉變」
2014年9月4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本周五(9月5日),德國軍工企業巨頭們在聯邦經濟部集體會晤部长嘉布瑞爾時,氣氛肯定降至冰點。以老闆們的眼光看,這位經濟部長兼聯邦副總理讓數十億歐元的對外軍火交易泡了湯。自這名社民黨人士走馬上任,對歐盟和北約以外國家和地區的德國軍工業在世界市場上軍火出口#申請只在個別情況下才得到批准。嘉布瑞爾部長辯解說,他不過是謹遵現有的法律規定而已。
當然,嘉布瑞爾不願也無法迴避軍工業所處的困境。他強調,軍工業應該創出新路。按這位部長的看法,企業應雙腿走路,增加一條「民用腿」,改變生產結構。他甚至承諾,會「施以援手」。他表示,必須討論如何資助高度現代化的經典軍工企業進入民用領域、擴大生產範圍的問題。
「軍轉民」會減少就業崗位
嘉布瑞爾部長是8月中旬宣佈了專家們所稱的這一「轉型」理念的。
冷戰結束後,曾有過類似的討論。世界各地,裁軍成為普遍現象。德國也不例外。1989年,聯邦國防軍規模約為50萬,此後多年,數量銳減:目前,德國男女軍人數量僅為18.3萬。軍人少了,對武器裝備的需求量自然也相應減少。20年來,這一境況給德國軍工企業帶來諸多困難。經營額大幅下滑、就業崗位銳減便是其後果。軍工業通過增加對外出口部分彌補國內經營額的減少。由此,德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軍火出口國之一。
轉入民用領域不易
但是,使軍工生產過渡到民用領域,由此拯救部分就業位子,是否可行?聯邦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巴特爾斯(Hans-Peter Bartels)就質疑道,在曳引車生產已然飽和的市場上,讓製造坦克的企業再生产曳引車,恐怕不會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接受德國之聲的一次採訪中,這位社民黨政治家顯得比自己的那位黨內同仁更多一些疑慮。他指出,轉型並不是未來保障軍工就業崗位的第一要素,25年來的經驗表明,缺乏轉型成功的重要例子。
學者林嫩坎普(Hilmar Linnenkamp)不同意這一看法。他相信,國防、軍工領域的眾多企業已普遍存在一種傾向,致力於在民用市場有盡可能良好的表現,「以期利用那裡的市場機會」。他指出,原因是,一方面,能在市場上站住腳的民用技術是軍用技術進步的推動器;另一方面,軍事工業的許多技術也適於民用。林嫩坎普曾在多年時間裡向歐盟和德國國防部提供有關軍備問題的咨詢。現在,他是智庫「科學與政治基金會」的顧問。
轉型討論發生了變化
林嫩坎普的觀點得到工會官員凱爾內(Jürgen Kerner)的支持。這位金屬工會主席團成員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指出,如果一個企業能生產大型齒輪箱、坦克齒輪箱,那它也能替風電站製造齒輪箱,並投放市場。他強調,必須認識到,「有關轉型的討論有了進展」。
和平問題研究專家武爾夫(Herbert Wulf)在接受採訪時對德國之聲表示,所涉及的絕不只是技術轉型,而是企業本身需要改變思維。他指出,軍工企業常常只製造少量的特殊裝備,而在轉型後,企業則要能在市場上站住腳,而市場上,大批量生產和性價比居主導地位,因此,「企業的營銷部門應完全改變其面貌」。
高管們那裡還有阻力
但是,顯然還有大量企業不敢走出這一步。工會官員凱爾內指出,過去數十年裡,每當出現新的產品想法,企業方面常常會以「這不屬於我們的經營業務」為由拒絕加以考慮。他要求設立國家資助計劃,在政治上施壓,使軍工企業的經理們願意生產民用品,從而讓員工們在民用領域也有某種盼頭。
和平問題研究專家武爾夫也贊同設立鼓勵轉型國家計劃。同時,他也強調必須對軍工企業講真話,首先,政府應該說明,未來將允許向哪些國家和地區出口軍火,講清楚,德國是否會繼續向中東這個火藥桶供應武器;第二,必須對軍工業說清楚,未來還將從聯邦國防軍那裡得到哪些訂單,從而使各企業能做長期計劃。
軍事大訂單時代已經結束
社民黨防衛事務專家巴特爾斯也認為,這第二點相當重要。他認為,在軍事航空領域,隨著欧洲戰鬥機、A400M大型軍用運輸機、NH90直升機和「虎式」武裝直升機等軍隊現代化項目的實施,在可見的將來不會再有此類大型項目問世。
不管是更嚴格的出口政策,還是訂單減少,從目前情況看,德國軍工業還會繼續裁員。不過,所有對話夥伴都認為,轉型或實施武器生產歐洲化,至少有助於減少裁員。
作者:Alexander Drechsel/Sabine Kinkartz 編譯:凝煉
責編: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