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媒體是否獨立?

2010年5月3日

在西方國家不斷批評中國媒體不獨立、充當政府宣傳喉舌的同時,越來越多的中國媒體也喜歡尋找並抓住西方媒體業的一些把柄,轉守為攻。

https://p.dw.com/p/NDWa
圖片來源: AP

2010 年初德國電視二台( ZDF )涉嫌受德國政治層面上的壓力,罷免"不聽招呼"的總編布倫德爾( Nikolaus Brender )一事給了諸多中國官方媒體一個反擊的機會,指出,其實媒體從來都是受政府控制,在德國也不例外。德國的媒體獨立由此被貼上"虛偽"的標籤。

德國電視二台罷免總編引起的討論

中國官方網路媒體《新華網》於 4 月 19 日全文轉引《國際線上》的"以德國電視二台總編易人看西方"媒體獨立"的虛偽性"為標題的文章批判德國媒體。 文章指出, ZDF是德國的公法電視台,設有由14名成員組成的管理委員會,其中包括了黑森州的州長科赫(Roland Koch)。而就是因為這位州長,布倫德爾沒能留任。科赫"強力封殺"布倫德爾總編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不聽招呼"、追求媒體獨立性、反對政界插手媒體。《國際線上》的這篇文章隨即指出,德國政府要求公法媒體為政府服務。

德國科隆大學研究宏觀媒體學的教授的舍爾哈斯(Horst M. Schellhaaß)對此有不同的看法。他介紹說,在德國,媒體從來都不是為任何政府服務的。德國最高司法機構-德國憲法法院的一項判決結果中明確地禁止了政府干預媒體的行為。出於這個原因,每一個公法媒體機構都有一個自己的理事會,其中可能會有來自政界的人物,但絕大多數是各個社會團體的代表,比如來自工會、大學、婦女聯合會、消費者協會等等的一些不直接參與政治活動的團體。為了保證德國公法媒體與政府保持距離,公法媒體理事會的成員不像聯邦政府一樣每四年選一次,而是有獨立的執政期。他指出,布倫德爾主編這件事也是由德國電視二台的委員會決定的。他們一起進行了討論,雖然討論的結果對他不利。

決定布倫德爾去留的理事會14名成員中,有5名來自政界。通過一項人事決議,需要9票的絕對多數。布倫德爾在2009年11月底的表決中,獲得7票。

舍爾哈斯教授還指出,按照區域以及內容劃分,德國一共由16個公法媒體機構組成德國廣播電視聯合會(ARD)。其中不是所有的理事會中都有來自政界的代表,比如德國西部廣播電台(WDR)。

德國的媒體到底由誰出資

中國有句俗話說:"拿人手軟,吃人嘴短"。一個媒體能不能做到真正的獨立還要看它"吃"誰的飯。 《國際線上》的文章中指出,"德國電台等公法媒體直接受國家資助",吃的當然是國家的飯。舍爾哈斯教授多年研究的課題之一就是德國公法媒體的融資渠道,他說:"德國公法媒體的出資人不是政府,他們的資金是經過德國公法媒體費用評估委員會的獨立估算後定下的費用。這一機構是沒有政府人員參與的,裡面的成員有科學家,企業顧問,法學家等等,但沒有政府代表。德國的各議會對此項費用亦沒有任何影響力。所以說,德國的廣播電視費是在沒有政治影響的前提下確定的。"

舍爾哈斯教授提到的廣播電視費是德國媒體不同於世界許多其他國家的地方。他強調指出,德國公共媒體的出資人是公民,每一個家裡有廣播電視接收設備的公民每個月要交廣播電視費。這一費用現在是17歐元左右。

所有在德國境內收聽廣播、收看電視的家庭都要繳納這個費用。或者說,所有從技術上能夠接收或者錄製廣播電視節目的設備都要繳費。這其中包括隨身收音機或者電視、帶收音機功能的鬧表、錄像機、車載收音機等。 根據最新規定,帶廣播電視訊號接收功能的電腦也要付費。據統計,2008年,德國共有4000萬台左右的收音機,3300萬台左右的電視機以及19萬台左右的電腦被登記收費,總收費額為72億6千萬歐元。

德國社會上就是否應該收取廣播電視費的爭論和這個費用本身一樣年代久遠。由於廣播電視費能夠使得公法媒體機構生存於市場規律之外,許多個人以及機構直接對公法媒體在節目製作以及行政過程中的浪費行為提出批評。但在批評的同時,也有許多德國人認為德國的這種收費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公法媒體的公正性,客觀性和多樣性。在這裡,決定一個節目是否製作播出的因素不是政治或者市場的需要,而是它是否能夠反映大千世界中存在的各種多元文化及思想。

德國公私媒體立足之本:視點多元化


媒體傳播過程中,視點的多元化(Meinungsviefalt)是德國各項與媒體相關的法律中共同保護的對象,也是德國廣播電視費最根本的徵收依據。在實現這樣的多樣化的時候有兩種基本準則:針對每一個公法媒體機構來說,他們在製作節目時候必須保障其節目視點的多元化。而對於新聞出版行業來說,只要在總體上能夠提供多樣化的內容,就可以了。也就是說,每一家獨立的報社不需要保證自己出版的內容必須顧及到方方面面的聲音。所以德國就有了例如像《法蘭克福匯報》這樣的崇尚自由經濟觀的報紙,以及像《世界報》這樣的相對保守的報紙。它們按照各類讀者的需要出版,共同體現視點多元化。

無論一個傳媒機構需按照哪種準則來經營,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各種各樣的訊息、知識以及對同一事件的不同看法能夠在大眾媒體上出現,為廣大受眾提供不同的消息來源。最後決定什麼是實、什麼是虛的,不是政府,而是人民。

作者:任琛

責編:凝煉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