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重現?
2014年2月6日(德國之聲中文網)今年一月份的股市開局不利。不管是在法蘭克福、東京還是紐約,全球各地股票價格都在下跌。原因人們找到了,那就是美國稍一改變寬松的貨幣政策,經濟發展結構有缺陷的新興工業國家就紛紛中招。
世界將走向下一個大金融危機嗎?這次的始作俑者不是西方,而是世界經濟的新寵兒?對此人們還難以預測。但一點是肯定的,儘管美國經濟依靠舉債開始復甦,西方還是沒有能力阻擋新興市場的滑坡。當然具有諷刺意味的原因之一是,西方經濟已經探底,再沒有下挫的餘地。
幾年前,當美國和歐洲在經濟和金融危機的漩渦中沉浮掙扎時,各國央行紛紛把基準利率降到近乎於零。這時對資本投資者來說,俄羅斯、印度、巴西以及南非、阿根廷和土耳其等正在崛起的新興工業國突然變得十分有吸引力。美國放鬆銀根政策導致了許多投資者寧願把錢投到上述國家,因為那裡的利息更高。他們在西方貸了款,轉往新興工業國,以獲取雙倍甚至更高的盈利。
現在美聯準要慢慢地擰緊貨幣的龍頭,提高利率,投資者們又把資金從新興市場抽回,投到本國來。受到衝擊的國家面臨困境有各自不同的原因:南非經濟幾年前就已開始顯出弱勢,原因之一是國內罷工浪潮不斷;俄羅斯的經濟過於依賴原材料出口;巴西的基礎設施薄弱、政府官僚作風和高稅收抑制了發展潛力,在今年的足球世界盃和明年的奧運會過後,巴西將徹底喪失發展到後勁;土耳其目前則主要因為政治局勢緊張妨礙了經濟的繼續增長。
在有一點上,這幾個國家是相同的。它們在國外迅速、大筆地舉債以推動國內經濟的增長。現在這個借債的源頭沒有了,這些國家不得不面對緊縮和改革的艱苦年頭。跡像已經相當明顯,在市場上可自由兌換的貨幣匯率一路下滑。這意味著,這些國家的人們必須為從國際市場上購買貨物付出更多的本國貨幣。此前的算盤不管用了,股市行情下跌,國家在國外借債也必須支付更高利息。
但這其中有一個例外--中國。中國是門檻國傢俱樂部中最大,也是對西方來說最重要的國家。在借錢利息很低的年頭,北京沒有過於貪婪。對資本流動的控制很嚴格。西方投資者沒有把大筆資金挪到這裡來,現在也就不會突然抽走。況且中國經濟原本也並不依賴這些資金。北京沒有多少國外債務,即使有也是長期債券,而且擁有3.82兆美元的巨額外匯儲備。中國的地方政府債務令人擔憂,但不會影響到國家的財政穩定。
如果中國經濟真的出現趨弱,北京可以隨時動用這一巨大的儲備來刺激經濟。上次金融危機期間的經驗證明,中國政府有能力很快推出並成功實施這類計劃。2008年11月,當西方國家還沒有從危機的衝擊中清醒過來的時候,中國已經開始實施規模龐大的刺激經濟計劃。幾個月後,人們意識到,中國成了世界經濟的引擎。現在中國很可能再次扮演這個角色。有一點很清楚,人們為此付出的政治代價要比上一次更高。在關係到尋找解決全球性問題的方案時,中國會要求獲得更多的發言權。
作者簡介:弗朗克‧澤林(Frank Sieren)是德國之聲中國特約記者,暢銷書《金權中國》(Geldmacht China)的作者。他是德國最知名的中國問題專家之一,從20年前開始生活在北京。
編譯:葉宣
責編: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