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戶」——漫話中共黨史術語系列之五
2020年8月31日(德國之聲中文網)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於農業問題的文件,其中《中共中央關於加快農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決定(草案)》中第四項指出:
社員自留地、家庭副業和農村集市貿易,是社會主義經濟的必要補充部分,不能當作所謂資本主義尾巴去批判。相反的,在鞏固和發展集體經濟的同時,應當鼓勵和輔導農民經營家庭副業,增加個人收入,活躍農村經濟。
農民擁有承包土地權,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經營空間。經營積極性高漲的農民,勞動的生產率成倍提高,在有限的土地上進行大呼隆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農村出現了剩餘勞動力。勞動力剩餘,就要自發尋找出路。
中共順乎民意的政策,給農村剩餘勞動力提供了3條出路:一條是進入社隊集體所有制工業;一條經營家庭副業;一條是進城"拾遺補缺":到城裡販運、出售來自農村的農副產品以及開設飲食服務攤點。
經營家庭副業,催生了農村的個體經濟;進城"拾遺補缺",販賣雞鴨等農產品,不但催生了以長途販運為主的個體經濟,而且催生了城裡的被稱之為"二道販子"的個體經營者。雖然在傳統的意識形態下,這些為城鎮從事個體經營的農民只獲得一個"盲流"的身份。
在城鎮裡看到"盲流"的身影的同時,城鎮裡也呼啦啦地出現了一批不被稱為"盲流"的閒人:一千萬左右的回城知青和城鎮失業大軍。政府的安置畢竟有限,放在社會上就是不穩定的因素。為了讓他們能自謀生路,政府為他們打開了個體經營的大門。197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批轉第一個有關發展個體經濟的報告:"各地可根據市場需要,在取得有關業務主管部門同意後,批准一些有正式戶口的閒散勞動力從事修理、服務和手工業者個體勞動。"從此,中國出現了"個體戶"這個名詞。
"個體戶"是在解決個人溫飽問題而情急之下產生的。當年,以國人固有的"興無滅資"的傳統意識來看,"個體戶"雖然緩解了社會矛盾,但它的發展壯大,必然是形成資產階級的溫床。因此,即使在中央看來,在承認個體經濟長期存在的必要性同時,仍然必須明確限制其活動範圍和規模。1980年全國勞動就業會議的通知指出,"憲法明確規定,允許個體勞動者從事法律許可範圍內的,不剝削他人的個體勞動"。1981年7月1日,國務院在《關於城鎮非農業個體經濟若干政策性規定》中又進一步規定,"個體經營戶必要時可以請一、二個幫手,技術性強的或有特殊技藝的可以請兩三個,最多不能超過五個學徒",把"個體戶"限制在小規模、邊緣性、個體範圍的經濟活動中。
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對於支持和鼓勵集體經濟、個體經濟等非國有制經濟成份表現出了巨大的熱忱。他認為,在我們這樣一個幅員遼闊、生產力水準不高的商品經濟社會裡,放手讓城鎮人民群眾興辦各種大大小小的集體經濟和個體經濟,不僅會給人民生活帶來極大的方便,而且大大有利於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共同搞活經濟,較快較好地發展各項建設事業。
1983年8月,胡耀邦和萬里等人在中南海懷仁堂,會見出席全國發展個體經濟、安置城鎮青年就業先進表彰大會的三百多名代表,胡耀邦作了《怎樣劃分光彩和不光彩》的講話。他指出:從事個體勞動同樣是光榮的,一切有益於國家和人民的勞動都是光榮豪邁的事業,凡是辛勤勞動,為國家為人民做了貢獻的勞動者都是光彩的。他鼓勵個體私營老闆們要"干光彩的事,做光彩的人"。從此,個體經濟勞動者有了一個"光彩事業"的美名。
胡耀邦的講話經過廣播傳到了全國,在個體戶中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大連第一個從事照相的個體戶姜維多年後回憶說,聽到耀邦的講話,他"一下子懵了"。那個感覺他一輩子都不能忘:"昨天還說我們擾亂市容,今天總書記說我們是光彩的,一下子做人的尊嚴有了。第二天,我們一幫從事個體經營的哥們都拿著報紙,買賣也不做了,整整一個早上一邊念一邊哭"。"胡耀邦的講話給我一種力量,讓我有了新的生命和新的感覺。指出從事個體經濟,為國家富強和方便人民生活做出貢獻,同樣是光彩的"。
不久後,姜維得到了中國第一張"私營經濟"執照,給自己的公司起名為"中國光彩實業公司"。
既然"個體戶"干的是"光彩"的事業,"個體戶"的身份不僅在中央文件上得到確認,作為一個社會階層,也可以與"人民"等量齊觀了。
系列報導說明:
無論何時代,中共的宣傳語言都很接地氣,隨時皆可因地制宜地把通俗易懂的白話納入文件,形成一系列政治術語。歷經國共內戰的散文大家王鼎鈞就認為,國共較量,國敗共勝,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國民黨行"文言文",深奧難懂,政府文告難以貫徹到底層;而中共行"白話文",以"順口溜"宣傳政策理念,則深入人心。到2021年,中共將立黨百年。中國當代史學者、資深媒體人徐慶全縱觀百年歷程,以"名詞解釋"方式解讀中共黨史政治術語。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