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國慶慶典之一:「開府大典」與國慶日
2019年8月29日(德國之聲中文網)70年了,要問,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盛典在哪一天舉行的?絕大多數人理所當然的回答是:這需要問嗎?1949年10月1日啊!
其實,這一天雖然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了有30萬軍民參加的慶典,但這個慶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盛典,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盛典。開國盛典是在9月21日,應是當年的國慶日。確定10月1日為國慶日,則是兩個多月以後的事。
進入1948年後,隨著國共兩黨、兩軍勢力的逆轉,中共已把建國、建政提到議事日程。這個標誌就是中共1948年4月30日發布的"紀念'五一節'口號"。其中的兩個口號是:"(四)全國勞動人民團結起來,聯合全國知識分子,自由資產階級、各民主黨派、社會賢達和其他愛國分子,鞏固與擴大反對帝國主義、反對封建主義、反對官僚資本的統一戰線,為著打倒蔣介石建立新中國而共同奮鬥!""(五)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社會賢達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討論並實現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合政府。"
"(四)"是建國,"(五)"是建政,說的很明白。
"紀念'五一節'口號"發布前後,毛澤東發出數封電報,邀請各民主黨派"來解放區協商召開新政協問題",對於有影響的人,如張東蓀、李濟深、沈鈞儒、宋慶齡、阿哈買提江等,毛澤東都一一點名邀請。這裡所說的"新政協",是區別於1946年1月在重慶召開的政治協商會議。
1949年3月,毛澤東等中共領導進入北平後,新政協的籌備工作就開始緊鑼密鼓地進行。6月15日,新政協籌備會議開幕。建國和建政進入實際操作階段。這次會議一共開了5天,成立了以毛澤東為主任,周恩來、李濟深、沈鈞儒、郭沫若、陳叔通為副主任,李維漢為秘書長的常委會工作班子,籌備建國、建政的一系列文件。
當時,中共將開國定在哪一天?有一種說法是,考慮到全國的解放還在進行時,國民黨殘余勢力對北平不時襲擾,決定在1950年元旦舉行。1949年6月到8月,劉少奇訪問蘇聯,就建國、建政有關問題向蘇聯通報、請教。史達林建議說:解決重大問題時固然要穩妥,要掌握時機,但更重要的是不可錯過時機。我想提醒你們注意防止敵人可能利用所謂無政府狀態進行干擾。這是極毒辣的一招,不能不防。8月21日劉少奇回國,9月2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當是中共中央認真考慮了史達林的建議,加快了建國、建政步伐的結果。
9月21日晚7時,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懷仁堂召開,軍樂隊齊奏《人民解放軍進行曲》,鳴了禮炮54響(象徵全國54個民族,後才有56個民族之說),以示慶祝。
毛澤東在開幕詞中說:"諸位代表先生們,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感覺,就是我們的工作將寫在人類的歷史上,它將表明:佔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他說:"我們團結起來,以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內外壓迫者,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並在發言結束時,再一次喊出"慶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的口號。
據當年採訪這次會議的老記者季音回憶:"令人驚嘆的是,會場外竟然下起了滂沱大雨,一時間雷聲隆隆、電光閃爍、暴雨如注,雷雨聲和禮炮聲交響成一片,組成了慶賀新中國誕生的交響曲。神奇的是,到宣讀開幕詞時,竟然雲收雨停,滿天星斗,天地間頓時無比清爽。"當毛澤東說到"佔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時,"引起了全場一陣又一陣雷鳴般的掌聲"。
毛澤東的這篇講話,在當年10月和12月分別出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文獻》(10月版是東北新華書店遼東分店,12月版是香港新民主出版社)中,標題都很平淡:"東北版"說:"中國人民政協第一屆會議上毛主席開幕詞";"香港版"說:"毛主席致開會詞"。若干年後,編輯《毛澤東選集》時,編輯者加上了一個有氣勢的標題:"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非常適合開國的氣勢。也正因如此,有人包括很多親歷者,在回憶中往往說:這句話是毛澤東10月1日在天安門城樓上說的,實是張冠李戴。
翻看當年的新聞報導,在新華社發布的新聞中,見不到"開國大典"一詞,用的是"開國盛典"。
9月22日,《人民日報》頭版以"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大革命勝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盛典 中國人民政協開幕"為標題,報導新政協會議。報導說:"中國人民所渴望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盛典---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已於今日下午七時在北平開幕。"
同時發表的《人民日報》社論的題目,就是:《舊中國滅亡了,新中國誕生了!》,社論開宗明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開幕,是中國光輝燦爛的人民的新世紀的開端。這是全中國人民空前大團結的會議。這個會議宣告了舊中國的永遠滅亡和新中國的偉大誕生。"
9月30日,政協閉幕。會議通過的《人民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宣言》中說: "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已宣告成立,中國人民業已有了自己的中央政府。"
由此說來,就1949年9月的歷史事實來說,"開國盛典"是在9月21日舉行的。9月21日應該是國慶日。
徐慶全為中國當代史學者,前資深媒體人。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