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歷史

漫話國慶慶典之二:「開國大典」實為「開府大典」

徐慶全
2019年9月9日

1949年10月1日的政府成立大典上,為何沒有國徽圖案?歷史學者徐慶全在「漫話國慶慶典」系列之二為您繼續講述圍繞這個日子的諸多史實。

https://p.dw.com/p/3OCPC
China Flash-Galerie 60 Jahre Volksrepublik 1949 Mao Tsetung proklamiert die Volksrepublik China
圖片來源: AP

(德國之聲中文網)1949年9月21日,中華人共和國宣佈成立,接下來就是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儀式。從現今留下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程序表》來看,當年,毛澤東等領導人對政府成立的典禮更重視一些。程序包括三項:一、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二、中國人民解放軍閱兵儀式;三、人民群眾遊行活動和焰火晚會。

何以如此?恐怕与史達林的建議有關。史達林強調"防止敵人可能利用所謂無政府狀態進行干擾",那麼中央人民政府的慶典規模就要宏大,要讓世界都知道,這才有比9月21日開國更隆重的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大典。

10月1日的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大典,的確隆重。從當年留下的圖片看,天安門城樓上橫標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正中懸掛毛澤東的巨幅畫像(40年代著冠照),兩旁的標語東為"中央人民政府萬歲",西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

不過,當時卻沒有懸掛國徽。原來,在政協會議上,9月25日、26日舉行的座談會上,很多與會者認為國徽圖案還要修改,所以27日全體會議上只通過了國旗、國歌、國都、紀年4個決議。

慶典儀式在下午3點舉行。在《義勇軍進行曲》的樂曲聲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員就位。林伯渠宣佈慶典儀式開始。

接著,毛澤東開動有電線通往天安門廣場中央國旗桿的電鈕,升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面五星紅旗,與此同時,54門禮炮齊鳴28響。

升旗之後,毛澤東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他指出:"現在人民解放戰爭業已取得基本的勝利,全國大多數人民業已獲得解放。在此基礎之上,由全國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人民解放軍、各地區、各民族、國外華僑及其他愛國民主分子的代表們所組成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業已集會,代表全國人民的意志,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組成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並決定北京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最後他說,中央人民政府是"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

 第二天,《人民日報》的大標題是:"首都三十萬人齊集天安門廣場 隆重舉行慶典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很清楚:這是宣佈和慶祝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大典,不是"開國大典"而是"開府大典"。

從當年的歷史脈絡看,也不妨說:從1949年9月21日第一屆人民政協開幕,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到10月1日舉行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慶典,可以統稱為"開國大典",但是決不能把10月1日的"開府大典"稱為"開國大典",而把真正的開國盛典(9 月21 日的政協會議開幕)給遺漏了。

 "開府大典"舉行後不久,10月9日,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會議上,許廣平發言說:"馬敘倫委員請假不能來,他托我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應有國慶日,所以希望本會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日。"毛澤東回應說:"我們應作一提議,向政府建議,由政府決定。"隨後,馬敘倫送上了"請政府明定十月一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以替代十月十日的舊國慶日"的建議案。

1949年12月2日,在中央人民政府第四次會議上,與會者認為"這個建議符合歷史實際和代表人民的意志,決定加以采納",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宣告:自一九五〇年起,即以每年的十月一日,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偉大日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

饒有趣味的是,這個"決議"仍然把10月1日說成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偉大日子"。也許當時毛澤東等中共領導人把精力都集中在政協會議的各項議程上,對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儀式感無暇顧及;也許由於宣佈"開國盛典"的政協會議是在中南海懷仁堂舉行,而中央人民政府慶典是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比較起來,後者比前者更容易引起眾人矚目,也就將錯就錯了。

之後,伴隨著10月1日的國慶日,"開府大典"也就成為"開國大典"固化在人們的印記中了。

 

 

徐慶全為中國當代史學者,前資深媒體人。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