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出口非洲的中國模式
2018年9月4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新奧斯納布呂克報》以"中國出於自身利益而擁抱非洲"為題,刊發評論指出,中國正在大幅增加對非洲的投資力度,並且聲稱不設任何政治條件。這說明,中國的大國戰略中,非洲佔據著重要位置。作者呼籲,歐洲必須對此保持警惕:
"習近平在中非合作論壇峰會上說,歡迎非洲搭上中國發展的快車。這句話說明了一切:共同征程的速度和方向是由北京決定的,其目標則是讓中國成為政治和經濟層面上的全球性大國。非洲能為中國供應亟需的原材料,增長中的非洲中產階層將成長為中國商品的銷售市場。中國人正在有板有眼地貫徹自己的計劃,並且讓非洲產生依賴性,而歐洲人還在揉眼睛。
"歐洲正面臨來自非洲的移民壓力。在這一背景下,法國、德國、英國剛剛覺醒,開始嘗試加大對非洲大陸的投資。但是,歐盟還遠遠沒有形成一套協調一致的非洲戰略。歐洲不能將非洲拱手讓給中國。歐洲必須採取一些措施,來反對以人權、社會保障標準、環境為代價的威權統治。
"這絕非易事。歐洲的企業通常按照私營經濟領域的市場法則行事,而中國企業則能獲取國家提供的資金,並從中國式發展學說中受益:民主越少越好、國家資本主義越多越好。"
瑞士《新蘇黎世報》的評論則以"北京出口發展模式,並附送中國價值觀"為題,指出600億美元對非洲發展究竟會有怎樣的作用,還需要時間來檢驗。評論指出,"現實當然要比中共當局宣傳的要更複雜。而能夠確信的是,在過去20年中,中國與非洲的合作越來越緊密。在其他國際論壇上,中國總是強調自己是發展中國家,要求獲得一定的保護。而在面對非洲國家時,中國則以光輝榜樣的形象示人。北京很樂意解釋說,中國畢竟曾經讓數億國民脫離了貧困。
"所以,中國正在對外輸出其自己的發展模式。該模式的一大支柱就是大舉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其內在邏輯是:良好的基礎設施能夠促進企業投資,從而讓更多人擁有就業機會,拉動經濟增長,推動該國的發展。相應地,2000年至2016年間,中國在非洲投資的740億美元中,絕大部分都投入了基礎設施項目。"
文章接著寫道,與西方不同,中國在非洲推動援建項目時,並不十分關注人權、環保、社會等影響,也不太關心受援國是否有能力償還貸款:"相比西方民主國家,環保、人權、政治透明對中國本來就不那麼重要。因此,中國的發展援助,就像其政治體制一樣地不透明。這些錢最終流去了哪裡、誰受益於這些投資項目、工程的負面影響有哪些,很難說清。在這一情況下,一個援助項目最終是否能有效促進一國的發展、償債壓力是否會妨礙一個國家的經濟穩定及後續發展,這些問題需要一定的時間後才會明朗。"
作者在文章末尾指出,習近平在峰會上表示不干涉受援國內政,非洲國家領導人自然聽著十分歡喜。至於這些國家是否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民眾是否能廣泛受益,則是另外一回事。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觀點或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