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合作:「政治條件」的是是非非
2018年9月2日(德國之聲中文網) 中國商務部副部長在本周早些時候的新聞發布會上指出,中非之間的經貿合作是互利共贏的,"無論貿易還是投資,既幫助非洲改善了基礎設施,創造了就業,改善了民生,也帶動了中國企業、中國標準、中國產品'走出去',中非雙方構成了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他特別強調,過去幾十年中,非洲對外合作"經常處於不平等地位,被強加了很多政治上的不合理要求;但是中非合作的一大特點是平等,不附帶任何政治條件。"
德國發展援助政策研究所(DIE)的政治學者格利姆(Dr. Sven Grimm)分析指出,"不附帶任何政治條件"如今已經成為了中國對外援助的一大"賣點"。他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說:"不質疑受援國的政治形態、不要求其改善治理、改革政治,非洲當地的精英統治階級當然很吃這一套。"
一直關注中非合作關係的格利姆介紹說,歐洲國家在開展對非援助項目時,往往會明確要求對方對政治層面上的改進持開放態度,並且要求後者將相關項目的預算公開,保證議會監督,並且促進與公民社會的對話,讓公眾也能參與到具體項目的規劃中來。"保障民眾的基本人權、推進法治建設、改善投資環境,確保援助錢款去它們該去的地方,這本應該是最為基本的投資或援助前提。但是,這些前提條件卻不討非洲當地精英統治階級的喜歡,而中國則抓住這一點來做文章。"
"一個中國"就是政治條件
德國知名社會學家、美因茨大學民族學系教授阿舍(Prof. Dr. Helmut Asche)近年來的一大研究重點就是中國對非發展援助。他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也指出,歐洲在援助非洲時,往往會直接要求對方改善人權狀況,"歐洲方面認為,法制穩定、獨立司法對經濟社會的發展至關重要。這是我們歐洲與中國在發展援助上的區別,而且是一種非常積極的區別。然而,北京方面卻試圖反其道而行之。"
阿舍教授認為,中國強調"不附帶政治條件",其實暗藏了對歐洲發展援助政策的抨擊,認為歐洲國家想搞新殖民主義。而歐洲通過這些"附帶條件",卻已經在一些非洲國家實現了良好的效果,比如在塞內加爾、加納等國逐漸走上正軌的民主制度。"中國則在援助別國時,從來沒有對存在的侵犯人權現象提出過批評。"
同時,阿舍教授還對中國的"不附帶政治條件"之說法提出了質疑。他指出,中國在與全球各國建立官方外交關係時,要求對方必須與台灣斷交的"一個中國原則",就是一種設立政治條件的做法。而在去年底,辛巴威的長期獨裁總統穆加貝下台時,繼任者事先訪問中國,"即便這算不上設立政治條件,也稱得上是施加政治影響力。"
"中國模式"誘惑太大
最近十多年間,中國與非洲國家之間的貿易額、直接投資額迅猛增長,中國企業在非洲參與了眾多基礎設施建築工程,使用的則是來自中國的專業人員以及中資銀行提供的貸款。相比之下,歐美國家與非洲之間的經濟合作卻增長乏力。阿舍教授指出,中國的對非合作項目,正憑借其"極高的效率和全面性",對衣索比亞、卢旺达等"民主存在缺陷的威權體系發展中國家"構成巨大的吸引。"一個國家應該以怎樣的順序來實現各個發展目標,這是值得爭論的話題。"
他承認,目前西方國家在對外發展援助中宣揚民主制度優越性的做法有些片面。"我們批評有些非洲國家嚴重侵犯人權現象的做法無疑是正確的,但是要求對方完全照搬西方政治體制的做法就不合適。"不過,阿舍教授強調,這絕不意味著歐洲應該從此放棄對受援國提出政治條件。歐洲國家應該借鑑中國發展援助戰略中的積極部分。
三邊合作 互相學習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的非洲事務專家曾愛平對德國之聲表示,在對非援助問題上,中國和歐洲並不是競爭對手。"非洲足夠大,能夠容納得下所有的發展夥伴。各國之間,有著比較優勢。"
德國發展援助政策研究所的格利姆也持相似觀點。他認為,歐洲和非洲之間的關係,已經從以往的援助型轉變為了夥伴型:"改善非洲國家的市場環境和經濟條件、加強當地的可持續發展,對有意前去投資的歐洲企業也是有利的。所以,在對非合作問題上,歐洲和中國有著很多共同利益。"他指出,歐洲、中國、非洲有望形成"三邊合作關係"。
阿舍教授強調,歐洲與中國相互借鑑、學習,就可以是一種合作形式。"中國人在促進非洲當地工業發展方面比西方要高效得多。我們也應該提供針對性的支持,從而提升當地市場對德國投資者的吸引力。我們可以學習中國政府主動整合本國企業、形成一攬子援助方案的做法。這裡的關鍵點是在受援國當地創造就業崗位,這也對當前歐洲難民危機有所幫助。"
格利姆則進一步指出,借鑑學習並不是單向的。"中國人援助時的效率非常高,資金到位非常快。但是他們之前不是很重視規劃、審計等流程的程序完整性。現在,我們注意到,中國在發展援助時,發放貸款謹慎了許多。這說明中國人也在學習的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