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前线示威者的道具与用途
从“反送中”开始到现在,部份前线示威者已经和警察交手多次。 随着经验累积,他们不但学会升级装备,也学会发挥想象力,让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发挥其意想不到的功能。
前线示威者初期装扮
从这张6月12日拍摄的照片中可以看出,一些前线示威者已经学会佩戴头盔与眼罩来保护头部与眼睛等较脆弱的部位,但是这个时后的口罩还是主要采用过滤性比较差的医疗口罩。 医疗口罩的作用与其说是防范催泪烟,不如说只有掩饰身份的功能。
前线示威者中期装扮
这张照片摄于7月14日的沙田。在抗争中期,越来越多前线示威者戴上眼罩(护目镜),并改变眼罩的颜色,避免曝露身份。自行车脖围和医疗口罩一样,对于催泪烟没有什么防御力,主要是拿来遮掩长相。中间后方戴黑帽的示威者已经学会在前臂上缠绕保鲜膜或胶带,这主要是为了防止皮肤接触到催泪烟或胡椒喷雾而感到不适。
前线示威者后期装扮
从8月开始,越来越多示威者将医疗口罩升级为过滤性能较好的“猪嘴”。镭射笔也在8月初成为示威者的道具之一,被用来干扰警察办公或是干扰摄影。
前线示威者进阶装扮
有些示威者会佩戴自行车或是摩托车的护膝与护肘,而有些示威者因不能满足于工地安全帽的保护性能,开始使用更高阶的WarGame迷彩头盔保护自己。但是截至八月为止,做这样装束的示威者还属于少数。
雨伞
雨伞因防水、轻便、好携带,成为前线示威者的必备防具。 虽然雨伞没办法承受警棍或是布袋弹等冲击性较强的攻击,但是却可以有效防止液体、喷雾类的攻击,例如警察的胡椒喷雾。 人多的时后,示威者会把雨伞高举并接合边缘,形成简易的防御阵线。
雨伞阵
示威者在人多时,会把雨伞高举并接合边缘,形成简易的防御阵线,防止被警方从高空发射的催泪弹打中。
木板阵
示威者也会拿路边的木板当做盾牌。虽然不比警察的长盾坚固,但是多少能够防御杂物。
铁马
“铁马”在香港街头十分常见,平日是用来隔开车道与人行道,避免行人不小心被人潮挤到马路上。 示威者为要拖延警方的清场速度,在警方清场之前,就会先在抗争人潮外围设置路障。 除了少部份的活动式铁马之外,大部分的铁马都是固定在人行道上,示威者需要把人行道的砖头撬开,才能把固定在人行道的铁马拔起来,做成路障。像这样的路障可以有效地拖慢警察推进防线的速度,让示威者有时间撤退。
水马
照片中的红白色路障叫做水马,也是香港街头常见的人流管制物品。示威者也曾经拿水马当路障瘫痪交通。水马虽然比铁马好移动,但是相对比铁马脆弱许多,是一种警察很容易就能排除的障碍物。
塑胶束带
塑胶束带轻便而且难破坏,是捆绑物品的理想工具。示威者将路边的铁马集中起来之后,便会用塑料束带三个一组地把铁马捆绑成三角形,堆成路障。
透明胶带
有时后用束带捆绑铁马太麻烦,示威者也会用透明胶带直接把铁马绑起来。
交通锥
路边时常可以见到的交通锥,虽然显眼但是并不坚固,很少被示威者拿来当做路障使用。 反而是在警方发射催泪弹之后,示威者会用交通锥盖住催泪弹,让其他人涌上前,用矿泉水浇熄催泪弹。
铁碗
铁碗方便携带,又坚固,如果现场没有交通锥,示威者便会改用铁碗盖住催泪弹。 在一些极危险的情况下,示威者也会举起铁碗保护头部。
手套
前线示威者对付催泪弹,除了把它熄灭之外,有时后还会把催泪弹捡起扔回给警方。 但是事实上催泪弹才刚发射,本体非常烫手。 因此示威者会配戴手套保护自己的双手。
备用物资
示威者用购物车装载的物资包括: 矿泉水、生理食盐水、保鲜膜、工地安全帽、防毒面罩滤芯。在示威者的眼睛或皮肤受到催泪烟或胡椒喷雾刺激时,用生理食盐水与矿泉水冲洗都可以及时舒缓不适感。
鸡蛋
鸡蛋是抗议群众常拿来发泄不满的工具,原因之一是它难清理,而且容易残留味道。香港“反送中”示威者曾丢鸡蛋的对象包括中联办、警察总部、旺角警署、将军澳警署、沙田警署、几位民建联议员办事处等。
砖头
示威者也会将人行道挖下来的砖头收集起来,在警民对峙时扔向警方,或是拿来砸破警署玻璃。
汽油弹
在警民冲突当中,示威者有几次向警方投掷汽油弹。汽油弹又称燃烧瓶,外文原名“莫洛托夫鸡尾酒”,是一种装有化学助燃剂的酒瓶,因应不同场合需求,内容物的成分也会有所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