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时尚新潮,全球最“酷”在亚洲
2005年1月28日日本、中国和韩国在产品设计上早已经不再是只会模仿欧美的小学生。正在举行的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来自亚洲的大企业家们以非常自信的潮流领导者的面目出现。在论坛活动期间举办的一个“酷在亚洲”的研讨会上,世界第一大体育用品商、美国的耐克公司的两位高级经济乖乖地坐在台下当观众,听取来自东京、上海、香港和汉城的明星企业家们讲解什么样的产品才叫“酷”。
“酷”-消费产品想要在亚洲市场上获得成功,就必须要“酷”。不管是鞋、手机还是电视节目,如果不“酷”,就被“枪毙”。
但是,什么才是“酷”?“酷”,就是与众不同;“酷”,就是激动人心,标新立异;“酷”,就是让人产生灵感,就是吸引眼球,就是时髦而非主流。“酷”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不落窠臼的思维方式。为了告诉欧美的听众人什么叫“酷”,来自香港的TOM集团的行政总裁王行将他的亮蓝色的、可折叠的名片散发给台下的听众,然后说:我的名片就是“酷”。
“酷”能带来经济回报。在印度,韩国三星的几款电子产品就是靠“酷”的设计,可以在价格上提高30%而不怕吓跑顾客。在三星公司,很多年轻的工程师和经理人员都是受过西式教育,知道怎样把亚洲的传统和西方的效率有机地结合起来。
很多欧洲人可能不会想到,日本才是“酷”的麦加圣地。在过去的十年里,岛国日本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消费亚文化,现在世界各地的从事创造性产品设计的人都将目光转向日本。耐克公司的设计师们的灵感几乎全是来自东京、上海、伦敦和洛杉矶。
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像日本那样对新产品新式样的追求如此饥渴。在日本,消费者简直就是“黑洞”,一种新潮流一进入市场,就吸吞进去。在东京有一家专卖时尚品的小店,每个月货架上上一次最新款式的货物,通常这个店每个月只开张两天,因为两天之后货架就销售一空了。
亚洲市场商品上商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让人目不暇接。韩国张大焕传媒集团平均每两个月就推出一款新手机,有上百万的韩国人使用手机来收看50余家电视台的节目。
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活动期间,香港的一位老板在所下榻的一家瑞士酒店指着房间内的看上去有年头的乡村风格家具说,“酒店装修成这样,在中国肯定是没人来住的”。
亚洲市场的这种快节奏也开始东风西渐。在欧洲,追逐“酷”的主要是青少年。欧洲厂商们现在必须开始提高警惕,奋起直追,否则用不了多久,欧洲就“酷”不过亚洲了。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
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