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过春节与传统文化的纠结

2012年1月26日

正值春节期间,中国文学学者吴祚来撰文,谈人们在感受传统中国年节文化的同时,也在感受文化裂变造成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种种纠结。

https://p.dw.com/p/13qpe
A man carries a package as he runs among other passengers at Changsha Railway Station, Hunan province January 19, 2012. Chinese New Year, or Spring Festival, is the biggest of the two "Golden Week" holidays, giving migrant workers their only chance of the year to return to their home provinces with gifts for their families. More than 200 million people are expected to take to the railways over this year's holiday, the biggest movement of humanity in the world. REUTERS/China Daily (CHINA - Tags: ANNIVERSARY SOCIETY) CHINA OUT. NO COMMERCIAL OR EDITORIAL SALES IN CHINA
春节时回乡的人图像来源: Reuters

纠结之一是信仰错位。

春节不仅与中国人农事节律有关,还与国民信仰有关,传统中国人通过春节来理顺天地君亲师排位,并进而知敬畏、懂感恩,现在呢,对天地自然的敬畏没有了,应该对人民感恩,也被一些颂歌唱成了对党国感恩。古代皇家对天地的祭祀,现在变成了旅游观光项目,新华社1月25日就报道了在天坛举行的"祭天圣典"。依据史料记载的皇家"祭天圣典"场面重现,目的是让中外游客一饱眼福。中国人如何重建国民信仰,是主流社会最大的纠结,因为执政党有自己的政治信仰,并将政治信仰通过宣传与教育,变成国民的信仰,由于政治不可能宗教化,这样的信仰不可能在民间社会产生精神力量,并发挥道德作用,所以,伪信仰只会使整个社会信仰缺失,并使社会道德败坏,没有底线。当代中国人更需要的不是所谓的顶层设计,而是信仰重建。

纠结之三是城乡身份的错位。

那些往返于城市与乡村过年的数以千万计的人们,他们多是单身在城市工作与生活,他们的配偶与父母、孩子因为农村户口或异城户籍,无法在迁移,造成生活成本加大,生活等于工作,因为没有安定感与幸福感。城乡二元户籍制,是旧体制留下来的社会难题,一方面国家建设投资集中在大城市,造成城市工作机会多,人们到城市来不仅为了谋求工作机会。二是城市的教育与文化相对发达,在城市工作的外来户籍人员为了分享城市教育与文化机会,所以留在了城市。尽管在城市里永远都是暂住,孩子学习与升学都不能与城市儿童获得同等的机会,但权衡利弊,他们还是留了下来。但他们身心永远在错位之中,在孩子升学之时与年节之时,这种错位感,年复一年增加的是他们对社会不公造成的不满。

城市繁荣是原住民与外来务工者共同创造出来的,因为外来工作者与原住民一样,工作、交税,唯一不同的是原住民与家庭享受城市发展带来的利益,而外来工作者在工作与纳税过程中是参与者,而在分享城市教育福利上却成为旁观者。

纠结之四是烟花炮竹的燃放。

焰火烟花给年节气氛的营造,或年味的贡献巨大,闻不到这浓浓的火药味,过年似乎留下缺憾。北京禁烟花炮竹的时候,我专门写文章,吃吁政府网开一面,要在一定的时间段开放焰火烟花燃放,或者政府学习香港人过春节方式,在城市公园与广场燃放烟花焰火。这几年焰火烟花可以燃放了,但仍然带来不少问题,城市污染浓度瞬间增加十倍,一家眼科医院一夜之间就收治五十位受烟花伤害眼睛的患者,剧烈的炮竹声,给婴儿、孕妇、老人甚至小动物,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我们一要反思,圣诞节的时候,节日气氛也相当浓郁,完全不用借助剧烈的爆炸声来烘托,靠音乐、灯光、布景、节日服饰等等,就营造了温馨美好的节日氛围,我们是不是应该有所借鉴?而香港政府年复一年地在韦多利亚湾燃放焰火,使数百万香港市民与游客分享节日焰火,还有花车、盛装游行,我们的各地政府是不是应该对节日文化有所贡献?

春晚的没落,是文化集中制的没落

还有一些纠结,看不看春晚是不是纠结?不看,毕竟是国家级文化盛宴,集中名流佳丽打造除夕夜文化大餐,而且它必然会成为节后网络或生活中的共同话题,经济学家韩志国在微博里打趣说:"不看则失落,看后则失望,此乃春晚。"如果春晚将全国文化年度经典汇于一炉,让民间的、官方的文化菁华通过三四小时展示,使百姓得到欢娱,也不失也一场文化盛宴,可惜,春晚的配菜师总有自己的算计,不是按照百姓的点菜来制作,而是按照自己既定的菜谱供应。春晚的没落,是文化集中制的没落。春晚最终会让位于族群文化,应该开放各个地方台办春晚,甚至网络办春晚,让孩子们、老人们以及不同的文化族群看到属于自己的文化特色春晚,传统的除夕夜人们体验的家庭互访、交流、聚会、畅谈、歌舞等地方传统特色文化,而现在呢,被一台央视春晚代替。在传统文化生态意义上,无疑是一次革命性的变化,是得是失,令人纠结,但我们的精神中还没舍弃春晚。也因为诸多纠结,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过关,过坎。

作者:吴祚来

责编: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