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不愿和中国撕破脸”
2013年5月11日(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与印度之间的边境纠纷一周前得以解决,舆论猜测是为了两国之间的互访创造良好气氛。印度外长库尔希德在访华之前接受了德国《世界报》(Die Welt)专访,该报5月10日刊登了采访全文。面对记者直入主题的提问,即此次争端解决是外交上的胜利还是妥协,库尔希德首先表示不满:
"悲观主义者总是先看到消极方面和敌对因素。我们之所以没有公开与中国方面谈判的内容是因为不想造成局面复杂化。……所以您要指责我是做出了妥协让步。好吧,就算是妥协,只要其中不带有不恰当的片面意义,否则就有幸灾乐祸的成分在里面。其实妥协并不是什么坏事啊!难道仅仅因为中国作了一些令人难以接受的事情,我们就要挑起一场战争吗?我们选择了沟通交流。他们倾听了我们的意见,希望继续讨论。我们承诺可以谈,但他们必须先撤走士兵。他们同意了。请问,这就是所谓的'交易'吗?"
印度应该和中国一道创造"亚洲的世纪"
印度政府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的确遭到不少非议。尤其是印度国内的民族主义党派指责总理辛格过于软弱。印度和中国之间的边界争议已经有超过半个世纪的历史,同为核大国和亚洲巨头,两国之间的关系始终紧绷。不过,印度外长库尔希德还是避免采取对立性的言辞:
"中国的记者最近问我,中国是不是印度最大的'忧患'所在。我请求他们不要使用这个词,因为在翻译的时候很难把准确的意思传达出去。中国在印度的外交政策中享有最优先地位。我们很现实,不会不知道所谓'亚洲的21世纪'并不是印度独有的。亚洲的世纪应该属于印度和中国。我们会共同努力。"
中国的崛起显然是21世纪一个重要事件。《世界报》记者指出,不仅面对印度,中国在其领土东侧的主权争议中(如对日本和菲律宾)也在采取越来越强硬的姿态。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是否愿意和印度"分享"这个亚洲的21世纪呢?库尔希德答道:
"一个'有准备的'中国和一个'攻击性的'中国是两码事。不管是核潜艇、武装部队、导弹系统还是核武器:中国的军备建设是我们一直关注的,也是我们在战略规划中不容忽视的。我们不能干脆忘了中国,而仅仅集中精力对付巴基斯坦。是的,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关系中有一些方面是令我们担忧:比如中国对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部分地区的立场,还有中国与巴基斯坦在核领域的合作。当然,我们不能逼迫中国放弃自己的朋友。但我们也向中方表达了自己的顾虑,我们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成熟。希望他们能够顾及我们的担忧。"
"遏制中国"是无稽之谈?
一段时间以来,始终存在一种"包围中国"的观点。而印度也是这个包围圈中重要的一环。《世界报》记者问道,这样一种对中国的遏制,与19世纪到20世纪初对当时德国的遏制是否具有可比性。库尔希德强调,印度从来没有参与过任何遏制中国的努力,今后也不会:
"不管和中国之间有什么双边问题,我们都不会为其他人充当'遏制'中国的支点。与当年对德国的遏制更是无法比较。上个月,印度国内的悲观主义者抱怨说,这次中方侵犯边界的行为让人回忆起1962年的战争,中国现在要一点点地蚕食我们。然而,如今的全球大环境已经全然不同了。即便存在意见分歧,谁也不愿意对中国采取完全敌对的态度。……中国希望和我们尽快解决边界纠纷,而对话则是最好的途径。"
大国关系,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全球化的时代里,由于经贸关系唇齿相依,因此哪个国家也不愿冒险与中国"撕破脸皮"。欧盟本周刚刚公布要对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产品征收高达47%的反倾销关税,德国政界和企业界对这一决定也是喜忧参半。《商报》(Handelsblatt)发表相关报道指出:
"比如来自德国的欧盟委员会能源事务专员厄廷格就表示批评:如果这样的话题是在比较友好的气氛下,比如在欧盟中国峰会上提出,或者是经过双边对话之后再下定论,可能会好一些。他在接受《商报》采访时指出,不应该忘记的是,德国的太阳能产业在过去数年中也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扶植。"
不过,代表欧洲光伏产业利益的院外集团则对这一关税决定表示欢迎。而美国早在2012年就开始对中国相关产品额外征税。惩罚性关税的目的,就是防止中国企业垄断太阳能市场。不过,德国政界也担心,这一措施会使得欧盟其它出口导向型的产业受到波及。事实上,中国商务部已经宣布,要对欧盟的无缝钢管进行反倾销调查。新一轮贸易战是否即将打响,还需静观其变。
摘编:雨涵
责编:谢菲
摘自其他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