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上合上海峰会:最惹眼是内贾德
2006年6月17日这是一次庆祝性的聚会。上海合作组织希望以行之有效的地区联盟的形象出现在国际舞台上,但到最后几乎没有人对成员国首脑签署了些什么文件感兴趣,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伊朗总统内贾德身上。
以观察员的身份到访的伊朗总统不仅在会议上发表了讲话,还首次与安理会两个常任理事国的领导人会了面 – 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首先要说明的是,伊朗总统在讲话中没有对美国或以色列进行任何攻击,内贾德在会晤胡锦涛之后的记者招待会上也很给忐忑不安的东道主面子。 北京甚至可以将内贾德的这番讲话作为外交上的一个胜利来炫耀。
在记者招待会上,内贾德评价五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德国有关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建议是向前迈进了一步,伊朗将对此进行慎重的审核。这比他前一天的表态听起来让人安心多了。就在前一天,他还宣称,伊朗决不会屈服,决不会放弃核计划。
内贾德在峰会上发表讲话时显得非常自信,他向该组织的成员国表示,伊朗将更紧密地与该组织合作,针对西方,仿佛伊朗已经成了该组织的全权成员国。内贾德还以能源领域的合作作为诱饵,并邀请成员国参加德黑兰的能源部长会议。
伊朗希望加入上海合作组织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想以此粉粹西方国家孤立德黑兰政府的企图,二是想谋求更多的安全保障,让该组织成员国保证在伊朗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提供支持。伊朗已经开始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就加强军事合作的问题进行讨论。
但是,吸收伊朗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对美国来说无疑将是一记耳光。而北京并不愿和华盛顿公开发生冲突,至少不是在现在。由于中国从伊朗进口的石油占其石油总进口量的三分之一,因此中国现在实行的是矛盾的外交政策:一方面伊朗总统被邀请参加这次峰会,得到了一次在国际舞台上出风头的机会,但同时北京也暗示,上海合作组织现在还没有扩大成员国的想法。上个月,中国政治局委员唐家璇表示支持西方,呼吁伊朗停止浓缩铀计划,但在是否应该制裁伊朗的问题上,唐家璇却避免做出任何表态。
中国现行的外交政策首先是保证能源,原材料进口以及贸易安全,对人权问题和安全问题却置之不顾。中国总理温家宝即将对非洲进行的访问也只会更加突出这一点。北京更愿意将棘手的政治问题留给别人。德国总理默克尔5月访问中国的时候敦促北京应该实施负责的外交政策,但北京的做法显然是另外一套。
德国之声版权所有
http://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