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精神与公权力
2013年8月22日(德国之声中文网)左派英媒《卫报》主编拉斯布里杰(Alan Rusbridger)称,英国政府高级官员要求他上交敏感数据,不过这位主编并没有让步。他表示,宁可销毁这些斯诺登提供的机密文件,也不会将它们交给美国国家安全局(NSA)或者英国情报机构政府通信总部(GCHQ)。
结果事情果真就这样发展:GCQH要求《卫报》销毁这些机密文件。拉斯布里杰称,在两名GCHQ情报人员的监控下,该报驻伦敦新闻大楼内的相关硬盘遭到破坏。这位主编称这其为该报历史上"最离奇的时刻"。
受到牵连的还包括最早于斯诺登进行接触、并将此事曝光的记者格林沃尔德:上周日,格林沃尔德的巴西同性伴侣大卫·米兰达(David Miranda)在伦敦希思罗机场被扣留,受了9个小时的问审。依据英国反恐法的第七条,米兰达被问话,内容主要是有关他的家人、巴西的情况和他的男友格林沃尔德。摆在首位的当然是NSA事件,米兰达在获释后向媒体表示。
引发强烈批评
英国情报机构近来的所作所为,引发了一场关于捍卫新闻自由的争论。德国政府也认为此举已经走得太远。德国联邦政府人权专员勒宁(Markus Löning)表示,《卫报》主编的描述令他震惊。勒宁对《柏林日报》说,他现在对英国的新闻和舆论自由感到担忧。
记者无疆界组织认为,伦敦机场事件是对记者家属的骚扰和攻击。该组织的负责人雷迪斯克(Michael Rediske)对德新社说,英美试图借此破坏针对两国政府监听报道的新闻出版渠道。他表示,强迫英国最负盛名的媒体销毁机密文件,此举令人胆寒。但雷迪斯克也提出质疑,为何《卫报》主编选择屈服,而不是诉诸法律或者当即将此事向公众曝光。
德国记者协会也表示,(英国政府)针对《卫报》的行为是对新闻自由的攻击,这不可能发生在德国。"根据德国法律,一名情报机构的员工绝对不允许出现在编辑部,强制要求销毁资料",该协会的发言人左纳(Hendrik Zörner)说,"记者(在这种情况下)完全有权反抗"。 左纳还表示,德国也出现过搜查编辑部的情况,但这些行为也并无合法依据。
新闻自由受到挑战
尽管英国法律中有关于新闻自由的规定,但针对记者工作的保护,该国却没有成文的法律规定。和其他西方民主国家相比,英国针对新闻自由的规定相对笼统。英国的法官们有较大的空间,对这些法律进行注解和诠释。另外英国还有针对诽谤和一系列反恐的法律,这些法律都为封口媒体提供了机会。
近来的斯诺登事件就是很好的例子。据北德广播电台报道,在《卫报》今年6月曝料斯诺登事件时, 很多英国保守报纸都听从了政府的指示,没有对此事进行报道。
不过现在英国媒体似乎已经掀开了新篇章。无论是《独立报》、《每日邮报》还是英国广播公司(BBC)、《电讯报》,他们都在报道此事的最新发展:英国首相卡梅伦可能参与了对《卫报》的干预和恐吓。
美国:曼宁案导致社会分裂
周三,美国军事法庭对前美国陆军士兵曼宁的泄密案作出裁决,25岁的曼宁因泄密、电子诈骗和盗窃被判处35年有期徒刑,另外他还被开除军籍。根据美国军法,判决将交由一上诉法院审核,曼宁的辩护方也可以向其他法院继续提出上诉。不过华盛顿观察人士认为,美国总统奥巴马不会轻处曼宁。
事实上,曼宁案和近来的斯诺登事件一样,将美国政府置于非常难堪的境地。法院指控曼宁的行为罔顾后果,危害公共安全。曼宁曾在驻扎伊拉克的6个月间,下载并向维基解密泄露了70万份美国政府和军方的秘密文件。其中战争相关内容尤其让美国政府难以向公众"交待"。曝光的内容包括美国战斗直升机在巴格达追杀平民的一个视频。
曼宁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美国社会的分裂。调查显示,有半数的美国人认为曼宁损害了美国的国家利益,将他看成是叛徒。但另外一半的公民则称赞他的勇敢行为,称其为爱国者。
白宫目前尚未对判决表态。不过观察家认为,奥巴马政府希望此案可以起到杀鸡儆猴作用: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曼宁现在已经为自己的行为道歉,电视上的他一脸苍白。
作者: Rachel Baig/ Miodrag Soric 综合报道:万方
责编:苗子